队员们听了陈晓建的批评之后态度都很好,都保证说以后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
其实陈晓建知道这样的可能性不高,毕竟不能指望球员在一场九十分钟的比赛里随时保持专注度。在陈晓建看来,有这样的态度就足够了。
陈晓建没有对战术做出调整,现在自己的第一张牌已经打出去了,接下来就看一中队怎么应对了。
下半场是大岗队开球,龚昌把球传给李彦锋之后就一路往前跑。顶到一中队两名中卫之间,压制对方的后卫线。
李彦锋他们也不急,中场几个球员通过跑动,短传,不停的调动着一中队的队员。
虽然说大岗队是靠防守反击立足,但是不代表宋英杰他们后场倒脚的水平差了。
这样的“遛猴”训练,宋英杰他们也练得不少。这是陈晓建自己琢磨出来的法子。
虽然说球队踢的是防守反击战术,但是球权不可能从头到尾都在对手脚下。球在自己脚下的时候,也要知道怎么踢。
在陈晓建看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后场倒脚“遛猴”,而为了这样的猥琐打法能够真的实现,球员要不停的跑动。
所有传球里面短传肯定是成功率最高的,怎么让传球距离变短,那就是要加强跑动。
不过更多要求的是跑动的范围,而不是跑动的速度。
所以相对来说,虽然宋英杰他们这样踢,但是一个个跑动距离绝对不会比一中队少太多。
一旦一中队控球,大岗队就退守,压缩球队的防守空间。而如果是大岗队得球,大岗队就开始在后场倒脚。
这样一来,一中队有种狗咬刺猬,无处下口的感觉。时间来到第七十分钟,场上的比分依然是0 : 2,客场作战的大岗队两球领先。
比赛还有二十分钟,谢飞完全坐不住了,一直站在场边督战。一中队不可谓不努力,但是就是无法敲开丁彦一把手的球门。
这个时候,谢飞开始做出调整了。用一名前锋,换下了单后腰蒋高云,球队变阵为传统的4 - 4 - 2。下半场一中队主攻,大岗队只有零星的反击,单后腰的作用很低了。
换人调整之后,一中队果然爆发出更强的进攻能力,尤其是刚刚换上的前锋,速度极快。不停的冲击着大岗队的后防,有几次甚至都只能通过犯规来阻止。
而这样一来,就会给一中队更多的定位球,虽然说高中生很难有任意球脚法好的,但是机会一多,谁也不能保证会不会被蒙进去一两个。
陈晓建可不想冒这样的险,于是陈晓建做出了第二个换人调整,陈志超替补李彦锋上场。
陈志超位置提前,踢后腰位置,这样一来就是4 - 3 - 2 - 1的伪圣诞树阵型。七名防守球员,或者可以称之为“大巴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