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建付了钱,背着包走了进去。
说实话,这还是陈晓建这一世第一次来燕城市里的商业百货,一个高中生,哪里有那么多的机会来市里瞎逛。
陈晓建本身就不是很追求这些,而且男生在这方面的需求也确实是低的可以。
首先要买的自然就是运动装备,所以陈晓建直接就奔着运动装专卖的楼层走去。
运动装专卖在商业百货大楼的五楼,陈晓建因为是第一次来,所以转了半天居然没有找到直达电梯。
无奈,只好爬扶手电梯上去,方法虽然不同,但是结果却是一样的。
上了五楼之后,整层楼里面都是各大运动品牌的专卖店,绝大多数陈晓建都认识,毕竟运动品牌本身的认知度就比较高,更不要说是陈晓建了。
陈晓建在里面转了一圈,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运动品牌黑三角”。
耐克,阿迪达斯,李宁,这三家专卖店。
几乎在所有城市的百货商场里面,只要是有耐克的地方,旁边肯定就是阿迪达斯和李宁。
换成其他两个也是一样,这三个品牌的彼此之间都是非常重要的竞争对手。
耐克,阿迪达斯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属于运动品牌的超级巨无霸,两者占据了世界运动品牌的绝对份额,一直在各个运动领域互相抗衡,堪称死敌。
而李宁在世界范围内肯定是不具备和耐克,阿迪达斯这样的顶级品牌竞争的能力的。
但是这样的局面转回国内的时候就不一样了,李宁毕竟是本国品牌,在华夏有着天然的优势,所以在华夏这片大地上,居然和耐克,阿迪达斯斗得不亦乐乎。
所以这三家在华夏堪称最受欢迎的运动品牌,居然用这样的看似玩笑的开店方式,一直被戏称为“运动品牌黑三角”。
不过李宁这样的优势很快就要一去不复返了,之后就再也没有能够和耐克,阿迪达斯一争高下的能力了。
原因也很简单,当越来越多的国产运动品牌出现的时候,李宁所用来和耐克,阿迪达斯抗衡的重要砝码“主场优势”变得不再明显。
而当那些品牌一出来,都拼命的用打折促销的方式来抢占市场的时候,也变相的拉低了同样是国产品牌李宁的品牌定位。
再加上李宁后来自身对品牌定位发生了新的变化,当“90李宁”被重点推出,当“90李宁”全方位的从LOGO,公司口号等方面做出改变的时候,更是进一步的淡化了李宁本身的影响力。
当“李宁”这个品牌无法同时支撑起“李宁”和“90李宁”这两块牌子的时候,几乎就注定了从此李宁在国内一览众山小,号令天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当国内品牌开始纷纷乱战的时候,再也没有一个品牌能够扛起华夏运动品牌这杆大旗。
而耐克,阿迪达斯在华夏难逢抗手,原本的“运动品牌黑三角”也随之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