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维一怔,“奖金?”
“嗯,一万大洋呢!”张团长一点头,满脸羡慕,“虽然少了点,可是,意味不一样啊……这钱拿得光荣!”
“哦,”李四维微微一笑,和张团长并肩而行。
对于赏钱,李四维倒不怎么在乎。此时,金钱于他,并没有多大的用处!自己花吗?四处征战,哪里花得了几个钱!往家里寄吗?他却连自己的家在哪里、家中还有无亲人都没搞清楚!
会议室里,三个团长和旅部各直属部队的主官齐聚。
罗旅长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一脸正色,“奉战区司令部命令,我部转隶第四兵团,为兵团部直属部队,沿大别山向南转进。”
众人默然点头。
都是军人,上面如何说,他们就如何做!
罗旅长顿了顿,继续说道:“兵团主力还在皖西北一带,然皖南之敌攻势凌厉,第二十七集团军兵力薄弱,皖南鄂东各城岌岌可危!兵团司令部命令我部作为先锋部队,南下宿松黄梅一带布置防务……各部整顿队伍,明日一早出发!有没有问题?”
“没有!”众人轰然允诺。
罗旅长点了点头,望向了李四维,“李团长,你部需要补充多少兵员?”
李四维一怔,急忙起身,掏出一份名单递了上去,“报告旅长,这是我部在东岳镇收编的人员,一共一百六十七人,现在,我部人员已经满编,不需要再补充兵员。”
罗旅长一愣,“满员了?这次东进,你部战损不足两百人?”
李四维连忙点头,“是的,战死一百二十一人,伤重无战力者四十二人……”
罗旅长一摆手,紧紧地盯着李四维,“那份战损报告,我已经看过了,这次炸毁敌人军火库……你们没有新增战损人员?”
李四维迎着罗旅长的目光,重重一点头,“是的!”
“嘶……”
众人倒吸了一口冷气,望着李四维,目光中多了几丝敬畏!
张团长却是一脸苦涩,摇头叹息,“人比人,气死人啦!”
罗旅长望了他一眼,无奈摇头,这次东进,张团长的第六十五团战损高达六百五十多人,而战果……只能用“微乎其微”来形容!
会议结束,李四维匆匆赶回了防区,远远地便闻到了浓郁的饭菜香味。
苗振华呵呵一笑,“龟儿的,炖了肉呢!好香!”
李四维也心情大好,加快了脚步,“搞快点,老子饿了!”
山坡上、战壕里,兄弟们端着肉汤,抓着热馒头,吃得正欢,欢声笑语不断。
奖金来得很快,刚吃过饭,旅部就送过来了,总共一万大洋,全团两千三百多人,每人只能拿四个,剩下的交给了卢永年,算是团里的储备基金。
对于卢永年,李四维想用,却又不敢大用,毕竟,现在的六十六团很好,好到他不该轻易改变什么!
夜色如晦,新月如钩,夜空中弥漫着艾草的气味。
李四维漫步在战壕里,脸上挂着轻松的笑意,此时的他心情大好,倒不是为了那几块大洋,而是兄弟们领了奖金之后,神情中洋溢的那份满足和自豪……自古便有“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说,奖赏是激励将士最有效的手段!
走过一堆篝火时,李四维看到了张羽的身影。他盘腿坐在火堆旁,膝盖上放着一个本子,正在低头写着什么,一脸的专注。
几个兄弟围在他身边,一脸小心翼翼地望着他。
李四维有些好奇地走了过去,正听得一个河南口音的兄弟在小声地跟张羽念叨着,“……你莫挂着俺,俺在这里吃得饱穿得暖……这次战斗,俺们团立了功,每个人得了四个大洋的赏钱呢!明天,俺们就要去南边打鬼子了,到时候,俺一定多立功,多挣赏钱,等打跑了小鬼子,俺也存够了钱,到时候就回去娶你……喜儿,你要等俺啊!”
打鬼子挣赏钱,回去好娶媳妇呢?李四维听得一愣,旋即便释然了,那个兄弟这样想却也无可厚非!
他摇了摇头,大步走了过去。
“喔喔喔……”旁边的几个兄弟却听得哄笑起来,“喜儿,喜儿,你等俺,俺打完鬼子就回去娶你……哈哈哈……”
那兄弟面色一红,只是紧张地盯着张羽,“张书记,写下了么?”
张羽抬头一笑,“正写着呢!放心,不会写错的。”
“那是那是……”那兄弟连忙点头,满脸陪笑,却听得背后一个熟悉的声音响了起来,“喜儿漂亮吗?”
众人都是一愣,连忙回头,却见李四维已经站在了他们身后,满脸笑容。
“团长……”
众人一惊,纷纷起立。
李四维摆了摆手,望着那个兄弟,满脸笑意,“你叫啥?”
那个兄弟急促地搓了搓手,“俺叫秦老五。”
“哦,”李四维点了点头,“秦老五,喜子很漂亮吧?”
秦老五连连摆手,“倒也不是很漂亮,但是,她人很好的,俺跟她在一起的时候……嗯……全身都是舒坦的。”
李四维呵呵一笑,“对,找媳妇儿啊,就要找这种的,你娃娃有眼光。”
“呵呵,”秦老五顿时精神一振,“那是,俺和喜儿一起长大的,她是啥样的俺最清楚了,要不俺咋会喜欢她嘛……”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
张羽停下笔,将写好的信撕了下来,递给了他,“写好了。”
秦老五一喜,双手接了过来,连连道谢。
“该我了,该我了,”众兄弟哪里还顾得上取笑秦老五,纷纷望向了张羽。
李四维看得微微一笑,转身离开……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啊!虽只是薄薄的一页纸,却寄托了他们的牵挂与期望,或许,那也是他们最后的牵挂与期望!
防空洞里,马灯散发着黄昏的光,洞中只有医务排的几个女兵。
宁柔伏在桌边,也在写着家书。
微黄的信纸上,破旧的钢笔随着她的皓腕起舞,工整隽秀的小楷跃然纸上:
……女儿投笔从戎,本当一身许国,再无他念,然,战火之中再遇故人,情难自禁!本待敌灭国靖之日,再上禀双亲,然,每每战鼓响时,吾心惶惶然。今大战在即,女儿不敢再有所隐瞒……
火苗跳动,正如宁柔此时的心绪。
她时而皱眉,时而停笔踌躇、字斟句酌……待到停笔之时,一张信纸上洋洋洒洒,已是上千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