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6章 劝上正道(2 / 2)漏墨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他呀,自然是想让我多学一点。可是,我实在不是那块料。”说起父亲张贺,张进一脸苦恼,从小到大,没少挨他批评。

陈襄拍了拍张进的肩膀,语重心长道:“张兄,金强以后是要从军的,你难道也想从军?”

张进头摇得像拨浪鼓:“不,我可不想从军。一次出征,动辄几个月,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太难捱了。胜了还好说,一旦失败,咱们大汉的军法可不是闹着玩的。”

“那你还不好好上学,以后做个侍中、郎中什么的,才有机会飞黄腾达。你看你父亲,还有你叔父,哪个不是因为才学获得晋升的?”

张进有些陌生的看了陈襄一眼,道:“李兄,你的变化也太大了,简直跟换了个人似的。以前,每次都是你拉着我和金强去风云馆,我父亲和金都尉还说,是你把我们带坏的。”

陈襄一阵无语,竟有此事?看来,自己更有责任将他们劝上正道了。

“张兄有所不知,自从父亲出征后,我就看清了一些事,也明白了一些道理。”陈襄装出一副过来人的样子,开启说教模式。

“看清了什么?”张进好奇道。

“人人都说,从军是我们汉人最好的出路,但那条路太难太险了。我父亲兵败大宛时,你也看到了,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我们家,对我们敬而远之。”

“这件事嘛,平阳侯做得确实有些过分。不过,太子已经替你们和解了,你就不要放在心上了。”

“如今,咱们大汉立功的机会越来越少,也越来越难,从军已经不是最好的选择了。我觉得,最好的出路还是求学从政,像你父亲和叔父那样,只要不出大差错,总会升上去的。”

“李兄,你说的有些道理。听父亲说,皇上现在用人,着重从孝廉中选拔,博士弟子也颇受重视。太子身边的人,也大多是儒生。你说,一旦太子继位,会不会彻底选用儒生呢?”张进脸色凝重道。

“你父亲是太子舍人,太子喜欢什么样的人你还不清楚吗?况且,父辈再有本事,挣下的家业再大,到最后终究还要靠自己。你想想,当年的武安侯何等荣耀,何等富贵,但他的儿子呢,如今混成什么样儿了?若不是你们家照应,早就饿死街头了。”

武安侯田蚡只有一个儿子,名叫田恬。田蚡在世时,田恬是有名的二世祖,不学无术,欺男霸女,横行长安。田蚡死后,田恬丝毫不知悔改,照旧我行我素,后因不敬罪被剥夺爵位。

没有爵位的田恬只能坐吃山空,数年之间将家底败完了,最后差点流落街头。张汤念在田蚡对其有知遇之恩,多有照顾。

张汤死后,张贺和张安世继承父志,仍然时常接济田恬。无奈他恶习难改,再无出头之日。

张进认真的想了一下,无奈道:“看来,我只有求学一条路了。”

“张兄,不要这么垂头丧气的嘛。你想想那些农家子弟,哪有机会上学?一辈子只能在土里刨吃的。相比之下,我们不要太幸运,衣食无忧,寒暑不愁,还有着最好的老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啊。”

“好,那我以后也和李兄一样洗心革面,争取让父亲不再骂我。”张进抬起头,认真道。

看着这个曾厌恶过的小弟,陈襄忽然有一种成就感,除掉一个坏人不算什么,能让坏人变好才是真本事。

况且,张进完全说不上坏人,只是年少贪玩。如果他以前确实是被李光明带坏的,那现在更有义务让他重回正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