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公元前770年,周王朝东迁成周,至今为止已经四百余年,礼崩乐坏,七国混战,周王之令已不出成周。
春秋时期,周王势力衰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
战国时期,秦国,han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齐国七国混战二百年,大大小小的战争没有一天停歇,民不聊生,两百年的时间,九州大地人口不增反减。
而秦穆公百年之后,三家分晋国,分别是han国,赵国,魏国。
魏文侯以李悝为相,变法图强,魏氏迅速强盛,又拜吴起为将,侵吞秦河西之地,窥视关中。秦,魏数次大战,秦国皆被吴起大败,损失惨重,再也无力抵抗三晋的攻势。
索性三晋中赵国不满魏国的压制,赵魏反目,三晋联盟瓦解。魏国结怨于诸侯,秦国的压力大减。
而秦孝公继位后,对秦之衰痛心疾首,是为“卫国人卫鞅入秦,教孝公以霸道之术,孝公甚喜,力排众议,以卫鞅为大良造,实施变法”。
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国力大增,史记记载:“孝公十九年,天子致伯。”周显王册封秦君为方伯,正式承认其战国霸主地位。
而魏国经过马陵之战被齐国大败,国力衰退。
秦孝公时期,秦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国都城安邑,魏国国力衰退。
再后来,赵武灵王变法,军事推行“胡服骑射”军制政策,不断推动赵国军力日益强盛,后来吞灭中山国,大败林胡、楼烦二族,开辟云中、雁门、代郡三郡,成为七国国力最强盛的国家。
再后来,赵国和秦国大战,廉颇败城毁使赵国蒙羞,赵王便起用赵括代替廉颇,秦国暗中换帅名将白起,最终,长平一战白起坑杀赵国士卒四十五万,赵国国力由盛转衰。
后经过秦国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和秦庄襄王五位贤君治理,秦国疆域大阔,南下击败楚国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此时的六国才对秦产生了恐惧,并且多次组织合纵,甚至“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但最终都失败了。
正是因为这五位明君筚路蓝缕的奋斗,才能有奋六世之余烈”以“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完成天下的统一。
那些至死不休的顽强抵抗,在无情的铁蹄下逐个崩塌,曾经纷乱割裂的豪雄,被熔铸成完整的疆域,曾经震耳欲聋的喧哗,最终沉寂为一个声音。
赢政,这个帝国的主人,是九州的第一个皇帝,始皇!
…………
至秦王嬴政继位之时,秦国已经是七国中最强的国家,是最有希望一统天下的国家。
公元前241年,秦王嬴政十八岁,继位五年。
虽然此时秦国是最有希望统一天下,但天下形势依然不明朗。
在秦国内部。
嬴政但还未掌握大权,由于继位时由于年少,尊吕不韦为仲父(叔父的意思),国政皆由吕不韦把持,从继位至嬴政二十二岁真正独揽大权的这段时间,秦国朝堂内部政治斗争越发激烈。
还有假太监嫪毐和太后通奸,仗着太后赵姬的宠幸,对嬴政指手画脚,暗地里以嬴政假父(义父的意思)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