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身居统治者的经历早就已经把朱元璋磨练的心坚如铁,已经很少有事能让他的心态产生动摇了。
几个大臣私底下聚商对于见过那么多大风大浪的朱元璋来说,本不应该成为他心里的什么大事,这些人不想好好干活的话自己再换一批就好了。
但现在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他实在是太心累了。
一般人恐怕很难想象作为一个掌控着六千万人口的统治者会面临多少困难,更何况朱元璋接过的还是元朝留下的烂摊子。
“多绝户荒田”是对明初的真实写照。
元朝的时候有一份人口统计,当时黄河以北的人口数量只占全国的百分之六,而长江以南地区则占了全国的百分之十五。这其中虽然有一些不被计算在统计中的士兵、工匠、奴隶,但也很能说明当时人口分布的极度不平衡。
建国之后,许多知县走马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吸纳安抚流民,当时政绩的评定标准就是以吸纳流民数量的多寡来进行评定的。
朱元璋辛辛苦苦奋斗了十余载,才好不容易让全国上下恢复了生产。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呢,朝堂上又发生了那么多变动。
“算算时日,朱亮祖应该明天就到京师了吧。”
“陛下...”老太监看着朱元璋忧心忡忡的样子有些心疼:“陛下还是早点歇息吧,明日还要上朝呢。”
“朕就是不明白,你说他当年作战那么英勇,为我明朝立下了不少战功,朕封他为永嘉侯不算是亏待了他吧?”
“永嘉侯食禄一千五百石,在陛下钦点的三十四功臣中名列第二十七,自然不算是亏待他了。”
“那朕就更不理解了,当年打天下的时候那么艰难的日子都扛过来了,为什么反而封了侯之后就忘了本,开始胡作非为起来了呢?”
“这个...或许是因为他之前一直在打仗,本性没有暴露出来?”
朱元璋闻言默然不语,他至今都记得自己加入义军造反时候的梦想。
能吃饱饭,冬天不挨冻,有家可以回。
为了这个梦想,他一步步走到了今天这个位置,这其中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努力。但是有一些人,在实现梦想的路上走着走着就偏离了路线,这样背叛自己的人是朱元璋尤为痛恨的。
朱亮祖就是这些人其中的一个。
去年朱亮祖被安排镇守广州,拓建广州的城池,这本是一件好事,可是他却和当地的豪强地主勾结上了。番禹县隶属广州的知县道同是一个清廉正直的官员,在他的执法工作中经常与当地豪强发生冲突,地主们拿他没办法,于是就找到了朱亮祖头上。
朱亮祖随即一纸诉状就告到了朱元璋手里,偏听则暗,朱元璋想都没想就下令处置道同。等他过了几天收到道同的告状信的时候才回过神来,觉得事情有点不对,但这个时候再想去追前面那道圣旨已经来不及了。
一位出色的地方父母官就被这样给错杀了。
被朱亮祖蒙在鼓里的朱元璋顿时气得怒不可遏,当即就派大理寺的人去把朱亮祖和他儿子一块给抓回来。
现在睡在大狱里头的朱亮祖父子恐怕想不到明天等待着他们的,会是怎么样的结局。
这一夜,很多人都没能睡好。
天还没亮的时候,朱亮祖父子就被从大理寺里扽了出来。
“赶紧醒一醒,别睡了,今天陛下要见你们。”
这大狱里什么人没关过?而且在这儿呆过的基本上都没个好下场,是以狱卒的语气很不客气。
朱亮祖颇感屈辱,自己堂堂一个侯爵居然沦落到如此境地,起因居然是害死了一个小小的知县。
他儿子朱暹还有点没认清自己的身份:“不能就这样让我们上朝去吧?这样见陛下太失礼了。”
“这是陛下亲自吩咐的,你们是去朝堂上不是议政而是认罪,就别那么多要求了。”
大理寺的官员摸着黑,把他二人押送到了奉天殿外,此时早朝才刚刚开始。
“陛下,朱亮祖父子已经押到殿外了。”
“把他们带上来。”
哐——哐——哐
朱亮祖每走一步,脚上的镣铐就会在地上砸一下。稍微抬头看了眼四周,他在左右两边大臣们的眼中看到了众生百态。
有惊讶、有气愤、有不屑、有担忧。
想到今后在这些人面前自己再也抬不起头来,他每一步迈的都无比沉重。
好不容易走到了前列跪了下来,就听到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劈头盖脸地就是一句:
“朱亮祖,你可知罪?”
“臣知罪,还请陛下责罚。”
认个怂,服个软,没准朱元璋心情好了自己就不会有什么事了。
“那你说说,你都错在何处?说出来让诸位都听一听,免得说朕错怪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