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决定不跟他扯造反这点事了,毕竟自己造不造反是根据时局决定的,现在多说无益,还是多说点正事吧。
“大师有何所长?”
“学诸子百家,研读经史子集,都略有所得。”
“听闻大师还写得一手好诗律?”
姚广孝脸皮厚,也不怕人夸:“王爷见笑了。”
“哈哈,不错不错。对了,不知大师可会解梦?”
“略通一二,王爷有何所想不妨说出来听听。“
“本王有一日忽然梦见自己站在了一个不断转动的大球之上,这做何解?”
姚广孝低头沉思,一开始他并不知道王爷是想说什么,但他突然想起唐朝的时候就有一位一行大师曾经以南北方太阳影子的差值推算出了一度经线的长度,并以此为基推算出整个“地球”的周长。不由得回忆起了人们脚底下踩的其实是一个圆球这样的理论。
要说自己脚底下所处的大地是一个大圆球这件事确实是骇人听闻,但并不是毫无依据的一件事。问题的关键是,自己在之前也没听说燕王对阴阳术数有研究啊。
那既然开始忽悠了,就把忽悠进行到底吧,不能半途而废。
“恭喜王爷被圣人托梦,其实自古以来天圆地方这个说法就是用来愚民的一种手段,其实我们脚底下确实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球。”
“这事怎么说?”朱棣有些吃惊。
“王爷且看这杯茶,可有想到什么?”
姚广孝拿起一杯茶,轻轻的晃了一下,只见茶水在杯壁之间来回碰撞,差一点就洒了出来。
朱棣大概知道他想说什么,但这个时候不能说话,静静的看着他演就好了。
“是不是有些像潮起潮落,来回拍岸的感觉?”
不待朱棣回答,姚广孝继续说道:“人人皆知小溪发于高山之上,随后汇入江河,最终流入大海。那大海上的水又流向哪里呢?会不会在海的另一边也有一片陆地,大海就像这茶杯中的水一样,在陆地之间来回激荡?”
“况且太阳每日东升西落,星象变化皆有规律可循,这不正像我们是站在一个巨大无比并且一直在转动的球上吗,只有这样才能解释这一切。”
“而且人们会先看到远处高塔的塔尖,会先看到远处帆船的桅杆,这都佐证了地面并不是平的。”姚广孝激动的说道。
“可本王还是认为这不太可能,如果要真是一个球体,当它转到下面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会掉下去呢?”
“这...”姚广孝急中生智,把自己头上的僧帽摘了下来扔在了地上:“您看这僧帽,只要脱离了贫僧的手就会落在地上。”
说完又原地使劲跳了两下:“贫僧用尽全力也无法腾跃一息之长。”
“这一切自然是因为圣人他老人家在创世之初便考虑到了这一切,他用他的身躯化为了大地,用他那无上的力量拉着在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事物,这才使得我们能生活在这里啊。若没有圣人时时刻刻地小心保护,恐怕我们也无法繁衍至今了。”
听了这话,朱棣再也忍不住了,在心中大骂道:“你他娘的可真是个人才。”
就为了取得自己的信任,忽悠人造反,就把故事编的已经和真相越来越近了。这要是给他个苹果砸他一下,是不是就没了未来牛某人什么事了啊?
自己正发愁怎么把脑子里那点现代知识不留痕迹地展现在这个时代呢,姚广孝就给了自己这么大帮助。自己怎么就没想到把神学和科学结合一下呢,姚广孝可真不愧是天纵之才啊。
于是便感慨道:“哈哈哈哈哈,一切都是天意,都是天意啊!”
姚广孝以为自己好说歹说,终于让眼前的这位燕王相信了他自己是被圣人选中的人,不由得在心里暗暗地捏了捏拳头,自己的梦想总算是要迈出第一步了!便也跟着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哈...”
两个人,一间禅房。
各有各的开心事。
外边守着的张武和侍卫们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事,但这还是最近第一次听到王爷笑得这么开心。
笑声持续了半响才逐渐停止。
“道衍大师有大才,在这间小小的庆寿寺里恐无法一展所学。本王筹建了一所义学,大师可愿来此担任学府祭酒一职。”
“贫僧乃方外之人,担任祭酒恐有所不妥。”
“这是哪里的话,大师学贯古今,又通晓圣人之意,就应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来人啊,给大师备轿,本王今晚要与大师在府上抵足长谈。”
说罢,朱棣直勾勾地看着姚广孝,那意思就是告诉他:“你来也得来,不来也得来。”
就这样朱棣把姚广孝给抗回了燕王府,两人相谈了整整一天一夜。
后世的史学家是这样评价这件事的:
姚广孝的才华和朱棣的圣明互相碰撞在一起,使得他们君臣之间的第一次见面就奠定了大明未来四百年兴盛不衰的基石。虽然没人知道他们究竟谈了些什么,但是从结果上来看,这无疑是载入人类历史史册上的一次伟大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