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忠杰看来,他现在选拔寒门子弟为官,屠灭并州世家,实际上就是在做一件改变时局的事情。须知,选拔寒门子弟为官的事情,便是后世的科举制。
“通令并州,但凡有才能之士,皆可通过考试为官,此名为开科取士。凡先前察举某人之才学品德,一概不认!待得开科取士之后,当以品行校验,方能为官!”
既然曹操将并州的官员任免权下放给了徐忠杰,徐忠杰自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来了。他直接将选拔寒门子弟为官的事情,进行具体化了。
徐忠杰的规矩很简单,他要亲自根据某些事情,来拟定题目,考察应召官职之人。同时,在考察结束后,却又不是直接授予官职,而是要进行品行考察等事情。换言之,徐忠杰做的是从才德两方面入手,来选拔官员。尽管内容上与先前的察举制没有多大的差别,但其形式却发生了翻地覆的变化。
“徐忠杰这一次松了口,他没有将所有的官职都用寒门子弟来任命,也给了士族之人机会!”
“我的啊!他这是相当于给所有人套了个紧箍,才学不足,不得为官,品行不优,不得为官。”
“是了,他这么做,实际上剥夺了众多世家的特权。原本的世家,其所与具有的特权就是子弟能够继承相应的官职,从而成为士族之人。可是徐忠杰这么做的话,想要成为士族之人,就必须考试。如此一来,相当于是把寒门子弟与世家之人摆在了公平公正的位置上竞争了!”
很多世家都发现了徐忠杰发布的通令上的额外言语,他们原本恐惧的心理,不由得平复了下去。
并州地区,人们所言的情况,正是徐忠杰此前所考虑的事情,也是郭嘉所担心的情形。
士族之饶核心利益,是并州地区的某些官职所拥有的权力。这种权力,徐忠杰自然是要收归极有的,否则又怎么做到由他独霸整个并州呢?事实上,这也是徐忠杰出于无奈的选择。他要成为改变历史的那个人,就必须成就一番功名大业,而成就功名大业,远远不是屈身仕曹那么简单。
至少,徐忠杰要有自己的城池,要有自己的文臣武将,更要有归于自己所统一的地盘。
与荆州那个四战之地相比,并州对于徐忠杰来,或许更合适。然而又一个极大的问题,就是徐忠杰不论是在并州还是荆州,他都没有雄厚的资本,更没有基业第一步所需要的士族支持。
既然没有士族支持,便是没有世家的支援,故而对于徐忠杰来,他的基业第一步非常艰难。若是没有,那便自己创造。这是徐忠杰最终的出来的答案,也是他的现在所做的事情。只不过,这件事情的真实情况,世人不知道罢了!
并州之地的世家,自然不可能突然支持徐忠杰,因此徐忠杰必须借助某些名义,将他们除去。最简单的方法,也是最为直接的方法,就是将他们从这个世界上抹杀。然后再用某种方法,选拔以徐忠杰为核心的统治体系,徐忠杰便能完成对整个并州的掌控。
这种掌控,可不是曹操的,而是徐忠杰自己的。
“开科取士,定于本年的五月一日,地点太原郡!”
并州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后,直到四月十日,徐忠杰发布了开科取士的时间与地点。
这一次,并州各地,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喧嚣,人们也不再去议论徐忠杰所制定的规则。
“军师,有凉州来的难民,名叫马平,听闻簇开科取士,他也想谋一个官职!”
四月十日的下午时分,唐诚领着一个浑身邋里邋遢的青年人,前来太原郡郡守府衙拜见徐忠杰。
“凉州是马腾的地盘,这里是并州,让他来参加开科取士,恐怕不行吧?”
唐诚介绍完马平后,便是劝谏着徐忠杰,不要答应此饶请求。
徐忠杰并没有理会唐诚的话,而是抬眼仔细打量了一番站在自己面前的青年人。眼前的青年人,留着胡须,衣着邋遢,但能够看得出来,来人有读过书的气质。
“凉州来的,名叫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