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罗群岛到巴西利亚的直线距离是到圣彼得堡的三倍,而且需要直接穿过波涛汹涌的大西洋,这实在是一件很不靠谱的事情。
所以埃里克足足花了一周的时间,从法罗群岛向北出发,从冰岛到格陵兰岛、再到北美,然后沿着海岸线低空飞行到南美洲。
为此他特意加了一个车厢,内置淋浴、卫生间和几张床,还开了几个窗户,方便浏览沿途的景色,以此放松身心。
至于像曾经的葡萄牙人一样,通过西非的佛得角抵达巴西。埃里克也考虑过这条线路,长度差不多,但飞过的都是言语不通的非洲和欧洲,如果出现问题需要降落,那连自己在哪都不知道了。
而说英语的美国就完全没有这种问题,甚至还可以像现在这样,在路上顺便买点美国货,回去的时候再卖掉,增加一点收入。
不过时间还是太长了,在抵达巴西和比尔汇合的时候,他们已经精疲力尽。所以在笔友家的庄园里见面寒暄,然后送出礼物之后,一行人就窝在客房里呼呼大睡。
从中午他们就开始睡,然后一直睡到了第二天的早晨,醒过来的埃里克就在比尔笔友的家里,边吃早餐,边看报纸。
在巴西找一份挪威语的报纸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好在他还会英语。虽然巴西以葡语为主,但英语报纸的发行量也是很客观的。
透过报纸上的文章,埃里克看到的是一个哀鸿遍野的巴西,每个人都在悲观的预测着未来。
虽然生活很不幸,但幸运的是,起码他们的预测是对的。
巴西在2000年的时候,有4600万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即月收入低于35美元,占总人口的34%。全国14%的人口未解决温饱问题。
巴西城市贫民大部分是居住在贫民窟,贫民窟在巴西被称为法维拉(favela),指临时搭建的简陋住房的集中地。
根据巴西地理统计局的界定,贫民窟是指50户以上的人家汇住一起,房屋建筑无序占用他人或公共土地,缺乏主要卫生等服务设施的生活区。
2000年全国约有2500万人居住在贫民窟,据当年的人口普查,巴西有贫民窟3905个,比1991年增加了717个。
像里约热内卢这个巴西最大的城市,城区人口550万,其中150多万人住在贫民窟里,其中最大的贫民窟占地139万平方米,有贫民15万多人。
不过,两千年之后一切就好了起来,政府加大了整治贫民窟的力度,虽然巴西的穷人越来越多,但是贫民窟住着更舒服了啊!
这真是太好了,埃里克都感动了。(?)
总之,从八十年代开始,巴西就是从地狱的一层走到另一层。
就像是去年,刚刚发行不到半年的新货币克鲁塞罗雷亚尔,汇率从发行之初的1克鲁塞罗兑换1美元,暴跌到10月份的397克鲁塞罗兑换1美元。最后不得不在今年废止了刚刚发行一年半的新货币。
这对巴西人民来说简直就是灾难,不过对埃里克来说却是件好事,起码他手里已经成为硬通货的美元更值钱了。
埃里克看完了手里的报纸,把它叠在一旁,然后吞掉了剩下的面包和果汁,擦了擦手,抬头看向桌上的其它人。
那个巴西的笔友卡塔里娜正紧紧地坐在比尔的身边,一旁坐着的是她的父母,他们正在用葡语说着一些埃里克听不懂的话。
双胞胎当然也听不懂,他们又不像埃里克一样沉迷报纸,而且在别人家里也不敢说起关于生意的事,所以只好在一边吃水果,摆弄着盘子里的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