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阳舒沉静地注视着河面一会儿这才开口道:“回去了”
一转脸却觑见小二一副合不拢嘴的痴痴样子,拍了拍他的脑袋。
小二身子一抖,打了个寒颤,回过神来对宋阳舒和饕餮道:“那些都是什么东西啊?”
“呸,那些不是东西,不对,那些是东西”饕餮本想解释,可说了两句却觉得怎么都说不对,索性住了嘴。
宋阳舒瞥了一眼饕餮的样子,似是觉得好笑,不过还是开口解围道:“这些年间清明时候,晋寿寺里都会派人在河中撒入五谷,用以喂投河中的鱼,说是喂鱼,也是为了化解早些年枉死战死的冤魂。这些冤魂不愿离开故土,便寄化在河中。”
看了一眼饕餮,宋阳舒继续道:“而你方才看到的黑影,则是河中的虺蛇,常年吃着寺里的粮食,受了佛恩,离着化蛟也不远了。只是今年,清河郡中的段家偏偏为了应当今陛下的抑佛之说,硬生生地将晋寿寺的清明派粮给断了。冤魂无人祭拜,虺蛇化蛟关头无力约束,这才生生闹出了这些事。”
小二咬着自己的指头“蛟千年则化为龙,咦厨子,那它算不算是你的亲戚?”
所以,他们刚才,算是在接济厨子家的穷亲戚吗?
饕餮没好气地看了小儿一眼:“化不化的成还是两说。”没承认,可到底也没否认。
另外在饕餮大大的心底,竟然还升起了一小股对自家掌柜的感激。
说的化蛟关头无力约束,这分明是给自己留了面子。那虺蛇不过是也气今年没有佛粮,这才默认放纵了这些冤魂作祟。
今儿个撒的黄豆,是安慰,也是警告。
第二日清早,天只蒙蒙亮,鸡刚叫,便有人去童家拍门,说是河中便浮起了一具小小的尸体。
童家人衣衫不整地便跑来,一看,童家那媳妇儿瞬时便晕了过去。
她醒过来之后,抱着自己儿子的尸体,却是又哭又闹。
说正是因为自己婆婆贪图段家几两银子,本是要将秦家那小女儿去给段家小公子换命,结果去报应到自己孙子身上。
街里街坊的听了,对着童家人本有的几分怜悯却变成了厌恶。有这等害人之心的邻居,说不定那日便算计到自己的身上。
没隔多久,童家媳妇便合离了回家。童家也在某一天突然全家收拾好了行礼,搬走了。
有人说他们是搬回了乡下,也有人说看见他们上了船怕是搬去了其他地方。
可又过了几年,谁也不关心他们搬去了哪里,只记得段家小公子失而复得的传奇故事。
任昉《述异记》曰:“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而为角龙,又千年为应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