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8章 见自己(1 / 2)校书郎沈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萧黯到北狱死牢探视王褒,大理寺卿褚猷知道,皇太子也知道。

他们一未举告,二未阻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萧黯方便。

这是一种坦然无畏的姿态。代表皇太子与王褒无关。

萧黯开始往另外一个方向思考,只是,从王褒那里毫无佐证。

王褒打定主意不再开口。

萧黯盯着死牢里的王褒,昏暗的油灯下,他头发凌乱,脸颊更显削长。

他双脚戴着死囚的镣铐,靠着肮脏的墙壁屈膝而坐。

一副闭目苦思的姿态,似苦修的信徒,又似受难的圣贤。

萧黯若不知他前世,倒可能真被他唬住了,至少生出对从容赴死的前辈的尊重。

然而,就是眼前这个人。

在江左战乱时逃往江陵,得皇七子湘东王信赖倚重。

后来湘东王登基为帝,委任他为侍中,兼太子太傅,可是当朝重臣。

当时,有人密报西魏要攻打江陵,他们君臣不信不察,直到西魏大军兵临城下,才开始慌乱。

在起初危局中,本有资本与西魏讨价还价议和,拖延至援兵到来,可王褒却大义凛然主战。

结果,号称南朝绝壁的江陵大城,竟只守了十六。

王褒在其所据守的西城还未被突破时,便弃守逃进皇城。

皇城险要,有将领主张组织丁男,拼死抵抗,等待援军。王褒以其人居心叵测为由反对。

又有将领建议护卫皇帝乔装突围,王褒又以皇帝龙体不容有失为由反对。

而他提出的主张是议和。

亲身经历的残酷攻城战,让王褒从大义凛然的主战派变成了满口仁义的主和派。

此时议和已是城下之盟。

西魏大开口,提出各种讹诈,并要求当朝皇太子萧方炬为人质。

所有人愤慨,主张拼死一搏,唯有王褒主张顺从。

最后也是他亲自送皇太子至敌营。

王褒在敌营中卑躬屈膝,自称对方主帅的家奴。

对方扣留皇太子,再度提出要求,要皇帝率皇城官爵反绑双手出城祈和。

又是王褒进城游皇帝,皇帝火烧皇宫后,出城投降。

从西魏兵临城下到皇帝投降,是十七日。

江陵守了十六日,皇城姑且算守了一日。

皇帝投降时,从广州赶来的援军只剩两日路途,从郢州赶来的援军只剩一日路途。

最后,皇帝、皇太子惨死于西魏之手。

王褒苟活,被掳往北地,可能如愿以偿的做了西魏主帅的家奴。

来可笑,若此时他是贪生怕死之辈,恐怕他自己都不信。

人啊,不到生死之境,不知道真正的自己。

萧黯决定让他见识一下真正的王褒。

萧黯满心轻蔑,低沉道:“

我朝慈悲,秋决审时常有缓刑,再等一两年或还有大赦。

不过,你只死心吧。

你既不,我只当你认。

杀兄之仇,我岂会不报?

无论你在哪里,无论是谁看管着你。

你且心饮每日的水,吃每日的饭。

二三十日后,我会来看你是什么样子,二三个月后,我再来看你是什么样子。

能不能挺到秋决,我看你的造化。”

王褒仍紧闭双目,然而喉结滚动,眼下肌肉也不受控制的抖动。

萧黯走出牢房。

接下来的一段时日,他不会再来打扰王褒。由他去细品饮下的每一口水,吃下的每一口饭菜。

他若无畏,自然无疑无信,心无挂碍。

他若惜命……那么,在疑神疑鬼中,他自会认识真正的自己。

那个怕死的王褒,就是萧黯最终要见的人。

萧黯在潇潇细雨中返回了江北。

几日后,东魏国使杨愔的官船沿泗水到达广陵。

他大张旗鼓的在广陵码头停泊,又大张旗鼓的到南兖州刺史府拜会。

而在两三日前,萧黯微服北上,等在码头,要求会面,杨愔并没有给他面子。

杨愔要做什么,或者高澄要做什么,萧黯了然。

萧黯拿出湘东王在江陵对待西魏国使的气派,敞开大门相迎。

彼此着冠冕堂皇的外交辞令。

萧黯照例设筵席招待,只是规模已不似早年两国交好时,只命州府主管功曹从事及王府祭酒陪席。

杨愔去净室,萧黯装醉离席,命人将杨愔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