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2章 郁州招远(2 / 2)校书郎沈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东魏五万重兵攻打五千守军的招远城,几乎不费吹灰之力。

却得到近两万户,约五万人口为奴,填充兵员军役,另还有粮草物资无数。

东魏此次屯兵边镇,目的就是为人口。

包括此前假意进攻下邳,目的就是引南朝分兵攻打,再围而俘之。”

柳仲礼惊疑,“你为何不告知王褒?”

萧黯沉默,直接道:“近期,东魏前帅贺赖舍乐格仍会佯攻下邳,王督军会让我等尽全力调兵协防,甚至可能会要求军户稀少的郁州调兵。到时,东部边镇彻底空虚,贺赖就会攻占郁州。

贺赖攻下郁州,王督军会来收复失地,驱逐或大败北担”

柳仲礼已明白萧黯的意思,却很难相信,曾数年任门下省高官,京畿戍卫将领的王褒会出卖南朝,让东魏牟利。

“你想要怎么做?”柳仲礼最后问。

且,东魏大将贺赖舍乐格对完成大丞相所授任务,胸有成竹。

他通过泗水水路,已陆续得南朝奴隶近万,又俘得军户近万,至明春三月前,至少可再得三万人口。

大丞相高澄将调出的五万河南军户交给贺赖,让他在明年春季前,在南朝边境谋得至少五至八万兵员还回河南前线。

如今看,十拿九稳。

突然一日,大丞相使者降至郯城大营。

大丞相命前帅贺赖舍乐格,元日前输运兵员五万,填补河南。

贺赖听大丞相命令严苛,知无商量余地。

贺赖是高澄心腹之人,也是走南闯北颇有见识之人,知道如今东魏国力之空虚,人口之缩减,已成危局。

南朝江北平常一郡,至少也有两万户,江南大郡更是十万户以上。而北朝山东一郡,只有四五千户,腹地空虚到极点。有限壮丁也都投至边镇。

为分解河南势力,必不断将军户调出,而这些洒出,就需粮草养活,也必然要补员。而东魏已无兵可补。

贺赖出使南朝,盯着南朝硕大的粮仓和熙熙攘攘的白胖行人,双目冒火,心中妒恨到极点,恨不得立即率十万胡人铁骑踏平江南,抢走他们的粮食,将男女吴儿用长链捆去北方为奴。

这个念头,即使只是想想,都让人心潮澎湃。

然而,现实不是梦想,眼前,他先要凑够五万兵员。

贺赖舍乐格决定先去见他其中一个盟友。

王褒心中沉重,他多年筹划,终于得下游江北军权。他只要在镇北将军任上三年,布局门生旧属,就可将上游与东魏攥在手心。

再回台城门下省时,无论是进是退,是文是武,皆可图。

王褒数十年心血,不能因东魏区区三万壮丁人口的要价而功败垂成。

唯今之计,只有先予后取。

王府司马夏侯昕在下邳屯兵营督军。

忽然一日,收到督军令,东魏向东调兵,恐犯冀州边镇,命南兖州军向东支援。

夏侯昕忙派信官向晋宁王报信,然而往返需要时日,督军不断派令官催促,甚至搬出皇太子名头施压。

夏侯昕扛不住压力,逼章坚出兵。

王褒命南兖军东调,冀州军原地驻防,在冀州边城构筑防线。

东魏两支大军却日夜兼程疾行,绕过冀州,直奔郁州招远。

为迷惑冀州守军,贺赖先派副将率两万大军先行,自己亲率三万大军押后,志在必得。

就贺赖所知,招远城内有五千戍边军户,且城墙破旧,城池狭窄。边帅是个二十岁出头的南朝士族子弟。

贺赖认为以五万甲士伐五千取之轻而易举。

然而前军刚过冀州,就被南朝军队伏击。

南朝不知何时竟暗中集结五万军队,利用山川地势,设伏拦腰斩断前军,分而歼灭。

待贺赖舍乐格赶到,南朝军队已退回,空余满山谷东魏兵卒尸体。

副将阵亡,两万前军被全歼。

贺赖大怒,他被王褒这个南朝老子给耍弄了。王褒承诺调空郁州,却暗中调军设伏,让他吃了大亏。

前方距郁州招远镇不到百里,贺赖却不敢再进。只能窝着火迅速返回郯城。

到了郯城,面对大丞相使者督军的问责,贺赖告之,如今南朝集重兵守郁州,下邳必定空虚。

唯一反败为胜的机会是攻下邳。

下邳人口与招远不相上下,而粮帛更为丰富。

督军允,贺赖立即集合全部兵力攻下邳,真正的攻城战开始了。

其攻势之迅猛,似不为取利,更似为复仇。

王褒向南兖、冀州发督军令,命他们派兵支援,然而两边却都毫无反应,连在冀州屯兵的夏侯昕都置之不理。

军情如火,王褒便是立即派人去向京城求助,往返需要时日,皇太子令下,南兖与冀州奉命调兵也需要时间。

王褒直到下邳被攻打,才收到郁州边境南朝设伏歼灭东魏前军之事。

心知东魏贺赖必认为是他故意设陷阱,实际上,却是他成了被人陷阱中的猎物。

然而眼前,王褒断不能坐视下邳失于自己之手,那么他将再无缘镇北将军。

王褒自好派出使者北上求和。

王褒与贺赖舍乐格签订城下之盟:他在十日内,给予对方三万壮丁,以换对方撤兵。

王褒将北兖州无人关注的贱籍奴隶、罪犯及军中苦役,凑了万人,发往北方。

贺赖立即将这些人改头换面,押送往西线。

另还有万余亏空。

王褒派人前往冀州,接洽南兖督军司马夏侯昕,以皇太子名义,压迫夏侯昕,命他调回南兖州军。

夏侯昕要求见皇太子手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