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室妊娠饮食起居有一套礼仪规矩。
他们虽在圈禁,礼仪规矩却一项未免。
先是,太常寺太祝送来龟卜易筮文贴。
萧黯与笼华两个都是不信神佛卜筮的人,却不约而同去看那卦象文辞,看其上显示此胎会平安顺遂降生,心中都觉安慰。
紫阳宫派来一位督管生育的女官老嬷嬷进到王府,指挥得王府女官、内侍监官团团转。
他们在竹林西侧专门收拾出来一座备产院,让王妃单独居住。
按照定式,备产院里面陈设摆放都需端正,便是院中花木,有长歪的,一概拔出。
侍从也需模样行止极端正的才能近前服侍。
自从换到备产院居住,笼华就开始呕吐,吃什么吐什么,饮水也吐,饮食俱废。
生养嬷嬷见怪不怪,只拉着长脸,逼着笼华进饮食。
妊娠之苦,笼华还能挨,被人监视的囚徒之苦,着实难挨。
萧黯不允许进入备产院,平日里,只能笼华去外面看他。
忽一日,在萧黯面前,笼华忍不住也大吐特吐起来。
萧黯大惊怪,一脸担忧。
笼华心道,这下好了,一次北行,一次怀孕,各样狼狈不堪像都被他瞧见了。
南朝女人妊娠向来回避男人,萧黯对这些事一无所知。不知道是所有孕妇都如此呕吐,还是只笼华如此,看她身骨愈加消瘦,心中着实担心。
他先问了医师,医师的意思是,大多数孕妇都如此,只是轻重不同。
萧黯又去问生养嬷嬷,结果被嬷嬷好通教训,大意是这些妇饶事,不是他一个郡王该问的。
随即,又教训了王妃,她不该在郡王面前失态呕吐,如觉不自控,当回避郡王。
夫妇二人乖乖听训。
熬了近月,笼华终于不再吐的厉害了。
忽一夜之间,王府各门的禁卫也撤了。
也没人留个法,府内上下热在门口张望,只不敢出去。
外面的属官有胆大的,率先进来了,也并没有人管。
一来二去,进出渐渐自如了。
晋宁王府莫名其妙被封禁,又莫名其妙的解了封。
萧黯已被停职,也没人和他复职,他也不好自己厚颜返回广陵,也不敢擅自请示。只好莫名其妙的留在京城,南兖的军政事照旧打理着。
他终于可以大大方方收到外面的消息。
第一个消息就是,元月间,魏尹山阳侯崔懋因私通西魏,被大丞相高欢杀了,另有近二十人涉案,同被杀。
萧黯心绪复杂,胡人好杀,无论士庶贵贱,夺人性命如探囊取物一般。
魏尹是京畿重臣高官,十来日间,杀便立即杀了。
第二个消息就是,东魏大丞相高欢重病,甚至有传言,高欢已在弥留之间。
萧黯心中却清楚,此时已是二月底,高欢实际上,已经薨逝,是高澄秘不发丧。
高澄秘不发丧,并不是忌惮邺城生变,而是担心宿敌西魏趁机攻伐,第二个担心就是盘踞河南的侯景听闻高欢薨逝,起兵自立。
当日西魏谣传高欢中箭而死,实际上确实射中高欢,只是不是要害部位。
高欢在前线支撑着表现如常,就是为粉碎谣言,振奋军心。回到晋阳就病倒了。
萧黯筹谋的就是趁着高欢病重,再听到高洋崔懋魇镇国运和性命,定会触其逆鳞,急怒中立命处死。
崔懋事涉魇镇高欢性命,高澄就是有心救,也不敢救。或者还唯恐受牵连。
如今,西魏和南朝,都还不知高欢已死。
但东魏世事已大改。
萧黯已派出密探北上河南,打听河南王府动向。
唯今,他只能寄希望,高洋在高欢去逝之前,将王伟调出河南。
那么,侯景身边没有了王伟出谋划策,高澄在高欢去逝后,对侯景张开的大网或者能把侯景困住。
萧黯有时候常有恍惚,此时,北朝正经历生死大考,风云变幻,前途难测而南朝却一片膏粱盛世,歌舞升平。
谁能想象的到,南北两朝的命运竟是如此紧密相连。
不过一两年间,南北翻地覆。
萧黯从来都不那么相信自己,他连一个女人都担心保护不好,何谈保护南朝万万生民,他连一二奸佞都斗不过,何谈只手改变南北朝三国国运。
然而,不信自己又能信谁。
神佛吗?皇帝、皇太子吗?边境各大州刺史吗?
从前的一世证明,他们统统都靠不住,萧黯唯有信自己。
笼华现在尽量回避萧黯,倒不是因为生养嬷嬷的教训,而是因为萧黯很讨嫌。
笼华希望萧黯还如从前一般对她柔情款款,卿卿我我,抚慰她的不适和紧张。
结果,他现在比她还紧张,见到她就远远避开,就是偶有靠近,也极心翼翼。
她只要稍有皱眉,他就大惊怪,问东问西,一脸忧郁。
笼华不但在他那里得不到抚慰,还得打起精神宽慰他,好生烦闷。
要不是他还在停职,笼华真想赶他去广陵,眼不见心不烦。
等他回来,拿出孩儿给他看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