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7章 菊苑秋阁东(1 / 2)校书郎沈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每岁重阳,皇太子都会在东宫设敬老宴,为皇帝和各宫嫔妃祈寿。

这岁值宣贵妃丧事,万事简省,便不似往年般大宴朝野官爵耄老。只在东宫菊苑秋阁宴请皇亲国戚,为宫内亲长祈福。

国丧期间,京中各宫府都不敢宴乐,好不容易有这场大筵席,便都兴致冲冲赴宴。

秋阁开敞,因俱是皇亲国戚,彼此亲眷,男女宾客并未分两地设宴。

皇太子率各皇亲子侄在阁内西厅宴饮。

皇太子妃率女宾亲眷在阁内东厅宴饮。

中间并无帘帐相隔。

筵中未设舞乐,命宫女手捧名品国菊,从中门鱼贯而入,请两侧男女宾客欣赏。

国色名花与国色美裙也能娱宾客。

有宗室郎君提议,名花若看过便忘,也是唐突了国色。

不如,今日宴中选个花魁出来。

评选办法也不难,就是看中了哪盆,便为哪盆作宫体诗。最后,得男女贵客作诗最多的那盆,便是花魁。

众人都道好。

又有皇侄提议,不但要选出花魁,也要在投花魁众诗中选个诗魁出来。

众人哄然道妙。

皇太子见众人有兴,便也主从客便,助欣:“诗魁若选出,无论男女哪位宗亲,本宫都将花魁及捧花宫女相赠以贺。”

众人一听,兴致更高。

宫女摇身一变成为花使,挨次进入阁郑

左右两个宫奴抬着花架,中间展示着国色秋菊,花使丽装伴在花侧,清音婉转出花名。

众宾客若有看中此花者,便现场为此花作诗,男宾交由太子、女宾交由太子妃。太子、太子妃交左右品评。

但见各色名花轮番登场,姹紫嫣红,羞金惭玉。

计有金泥、绿水,引霜、卧雪,雏鸾、幼凤……等纯色名菊,另有朱砂凤尾、紫金蝶翼、胭脂金珠、幽兰墨露……等交色名菊,还有瑶台玄女、寒宫嫦娥、凌风飞燕、塞北明妃……等形美名菊。

笼华对名花美人都没什么兴趣,更没兴趣做什么咏菊宫体诗,不过是脸上维持着微笑,坐在那里滥竽充数。

闲极无聊,打量席中众女眷姿态。

皇孙辈第一尊贵命妇便是皇太孙妃殷宝萝。

殷宝萝也写了一首宫体诗凑趣。

笼华知道,殷宝萝并不爱宫体艳诗,她更愿意写道理文章。她写诗不过是做个表率,捧太子妃场。

殷宝萝,出身陈郡殷氏望族,礼部尚书殷不嗔之女。

二十四五岁的年纪,高挑洁白,一张饱满丰润的鹅蛋脸,额头浑圆,鼻骨低而宽厚,嘴唇红润饱满,下巴广而有肉。气度文雅沉稳,让人见之敬重,不敢亵渎。

殷宝萝与萧器议婚时,萧器已是太子嗣子。

太子嗣子婚姻朝野内外俱关注。太子、太子妃更是要选出可堪为贤后世妇的女子。

殷宝萝是从各高门贵主中万里挑一,此话一点不假。

当日太孙大婚轰动京城,东宫和殷氏公府豪掷万金,婚礼盛况数年为人所津津乐道。

瑞冬和笼华那时候俱是垂髫之年的丫头,已知艳羡。

笼华年幼无知,还对李夫人,自己长大了也要嫁太孙,婚礼更要盛大,让母亲也面有荣光,惹的李氏发笑。

随着笼华渐长,殷宝萝成了她的梦魇。

不止是笼华,殷宝萝是所有南朝高门贵主的梦魇。

殷宝萝在闺中十三岁时就写成一部书,蕉闺训。

高门长辈间传抄阅读,赞赏不已。殷宝萝被选中做太孙妃,或也有此书功劳。

闺训是训导闺中少女如何自修成淑女贤妇的道理文章。总计有六章,为柔言、慎孝卑礼、谦德、精艺、完容。

长辈们常拿闺训六章来衡量自家贵主言校

但凡有言辞轻率,礼仪疏忽,使性撒娇,不善缝纫,装容有瑕,都会被长辈和教养嬷嬷引闺训教。

笼华也曾翻看过闺训,只无法细看,细看就头昏透不过气来。实在想不通为何佣女诫、闺训这类自虐着作。

南朝女子固然也有邪恶强悍者,但毕竟少数,明明是男子邪恶强悍者更多。

女子邪恶,礼法、人情俱可惩戒,夺其名誉、财产,乃至活路尽然可以。

男子邪恶,除了名声不好,竟也不伤其根本。

女子禁锢内院,本已诸多约束,何必多一闺训。

笼华想自己十三岁之前,循规蹈矩都是人前装装样子,实际上傻子一般终日做梦。

不知殷宝萝的十三年是怎么长大的,竟能写出一部教导闺中少女谦卑、温驯、克板的着作。

总之,要是对着闺训,南朝高门内院的贵主们个个一身的毛病,只她殷宝萝无可挑剔。

让人无奈的是,殷宝萝确实无可挑剔。

她成为皇太孙妃后,侍奉长辈无时无刻不恭恭敬敬。无外人时,太子妃都让她且放松些,她仍恭谨执礼,毫无懈怠。

对夫君皇太孙萧器更是贤良淑德,执礼谦卑,辅佐内外。

唯一遗憾的是,殷宝萝只生一女,并未生育嗣子。

她自请为萧器聘侧室,又亲自为他挑选良妾。

如今皇太孙的庶子总生有十来个,她个个上心抚育,堪称慈母。

这心胸气度,笼华着实自叹不如。

笼华觉得自己做不了贤妇,也不想要什么贤良美名,她只想要萧黯对她一心一意,一生一世。

笼华对殷宝萝唯有敬而远之。

笼华看萧妙契在席上倒玩乐的高兴,她出嫁后,憋闷的厉害,难得如闺时般恣意欢笑。

笼华与妙契两个同年同月同日出生,只不同时辰。

因这个缘故,两个女孩年幼时初见如故,携手长大,现在彼此都成了妇人。

若笼华她们这一代的女孩羡慕萧器和殷宝萝的婚礼,那么更的女孩应该会羡慕常山公主萧妙契和贞阳公柳榷的婚礼。

常山公主的婚礼与临城公的婚礼只隔十,但是常山公主的婚礼却更为盛大奢华。

当日,萧联与柳静妍断绝订婚,柳静妍被迫离开京城。

皇帝对柳府有补偿之心,特下旨赐婚常山公主萧妙契与贞阳嗣公柳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