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太监扛着一个巨大的木箱子,这箱箧就如同一具棺材大,箱箧是打开的,可以看到里面装满了类似书信的东西。
也不知是不是凑巧,开皇陛下随手抽出来的一封信就写着郭渑的名字。
“这成千上万封信,朕只看了两封,但是朕很生气,郭渑,你可知朕为何生气?”
开皇走下台阶,慢慢走到了郭渑的身前,将一封被拆开的信摔到了郭渑的头顶,“郭渑,你真是好大的胆子!你身为户部侍郎,为何长安城外上百家良家女失踪,你隐瞒不报,反而向丞相汇报?莫不是你认为这大夏其实是他上官华的大夏,这皇帝不是朕?”
开皇的话让郭渑汗流浃背,“臣不敢!臣知罪!”
户部侍郎郭渑也知道东窗事发,按照禁军的办事效率,估计一切一早都被开皇陛下知晓了。
事情是真的,他却是隐瞒了这件事情,如今只能坦白从宽,期望开皇仁慈发落。
“臣坦白,臣辜负了陛下的信任,臣也接到不少的消息,是长安城外不少人家女儿失踪,按理这事本该京兆府处理,可是我户部统计人口,这上百人失踪毕竟不是事,臣曾经也向京兆尹崔大人询问过,但是崔大人让我问上官丞相,所以臣才写了这封信”
郭渑懂得,明哲保身还不够,他还需要祸水东引,这时他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京兆府的那位。
“京兆府的京兆尹是谁?”开皇一边问,一边随手再抽出另一封信。
一旁的太监道:“回陛下,是崔忌”
开皇看了看手中的信,转过头来确认似的问道:“是谁?”
“启禀陛下,是崔忌崔大人,我夏族三品大官”太监的很仔细。
开皇脸上似乎有微笑,“朕今的运气真是好,又抽到了崔京兆尹的信,你朕的运气为何这么好?”
崔忌此刻早已跪在地上,“想来是陛下洪福齐……”
“哪里有什么运气!”开皇震怒,“朕昨日随意一看,你崔忌崔大饶信可真是多,朕相信如果朕再抽,还能抽到数十封爱卿的信,崔忌,你可知罪!”
百官知道,开皇陛下要动手了!
“臣知罪!”
“哦,你的罪名是什么?”开皇故作不知。
“臣不该结党营私,臣愧对陛下信任”
“龙阳将军何在?”
“臣在!”
随着开皇的征召,一身着黑衣一品官服的年轻人走上前来,正是大夏神将龙阳。
“将你昨日的事告诉这位健忘的京兆尹,让他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
万花楼的经过被告知,崔忌沉默。
“罢了罢了,朕也不想听你多,你也算老臣了,朕你念年纪大了,你就告老回家,做个富家翁吧”
“至于你,崔忌京兆尹,你为何将许许多多的失踪案件堆压成山,你身为京兆府的掌权人,乃本皇辇毂,堂堂三品官员,食君之禄却不忠君之事,勾结权臣,结党营私,以权谋私,罪无可恕!朕觉得你不用坐这京兆尹了,朕赐你毒酒,你的家人可以无恙”
“信的内容朕也没怎么仔细看,我想诸位都是夏人,一生勤勤恳恳为大夏呕心沥血,应该是写给上官华,劝他回头是岸的,是不是?”
这大殿近一半的人纷纷称道,看着这大夏最威严的地方有如此出乖露丑的官吏,开皇也不可察觉地叹了口气。
“既然如此,那么这些信也没用了,因为朕要处死上官华,众爱卿可有疑义?”
两侧纷纷沉默。
“龙阳,帮我把这些信烧了吧,看着眼烦!”
“谨遵陛下旨意!”
大殿里飘飞着黑色的灰烬,许多人如释重负,开皇所作所为,是表明了自己的心意。
若是深究,此事牵连甚多,不止是不少华族官员,就连夏族也有不少权贵与上官家族有私交。
上官青云作为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本身又是个华族人,众所周知,开皇陛下对于华夏两族的纷争非常看中,
华族人做丞相受到了贵族集团内部很多保守实力的抵抗,他们本身看不起中原华族,但是开皇力排众议,最终选择了对大夏非常忠诚的上官家族的长子,上官华。
“另一件事是朕要出兵平息澹州骚乱”
这事自然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