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苏醒却回应道,“前面几题惨不忍睹,后面几题好像也还行,倒也比较像话……”
苏醒是实话实,前面几题学生们内心还没有那种概念,后面几题又不同了,后面的题目学生们内心也有底子了。
所以后面的题他们答起来虽不算太好,但不至于很差。
李燕萍听完之后内心五味杂陈,这种题苏醒那个班还能答得不错,李燕萍将这份资料拷贝下来,准备给自己班上实践课也用这套题。
李燕萍将盘还给苏醒,“你们班大题果然是厉害,我估计给我们班的人做没几个人像话的,到时候气得我血压高。”
紧接着李燕萍就拿着这一套魔鬼题目去班上实践课去了,苏醒看着李燕萍远去的身影,只能祈祷他们班的孩子们平安。
苏醒听过精英班的课,只能在苏醒的加持之下,重点难点只要你都听课了,那都是能增加百分之一或者百分之二左右的进度条。
不过精英班的很多学生加百分之零点几的也有,百分之二的也有,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做这一套题才是最有意思的。
有一些好学生平时会去打开网站看看别人设计的衣服,看看大师的设计能不能汲取到养份,而一些混日子平时就背背书然后拉倒。
形成两极分化之后李燕萍打开这些题的时候学生们都是一脸懵逼的,学霸都是,“这题我见过,我会做,简单!”
中流砥柱则是,“有点难啊,可以试一试,应该还校”
至于学渣内心已经崩了,“这是什么,讲过吗,什么时候?”
这种分化演变到如今已经有点严重了,学霸们看到题之后拿起自己的笔就开始奋笔疾书,一边写甚至不忘挡一下自己写的不让人看到。
至于学渣已经是半放弃的状态了,一边转笔一边思考中午是吃蒸菜好一点还是吃黄焖鸡好一点,感觉都挺好的。
中流砥柱一边写时不时抬起头仰望四十五度角的花板,貌似想从花板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十几分钟过去了,第一道题李燕萍觉得差不多了,于是就把他们写的全部收上来,放第二道题。
第一道题收上来之后李燕萍看了看答案,前面都是学霸写的,见多识广所以几乎都在点子上面,问题不大,李燕萍很满意。
翻了几份之后发现前面是学霸,后面全部是学渣,后面做的和前面都不在档次上面,真像苏醒的那般啊……
一开始李燕萍虽然听了苏醒的建议,不过觉得苏醒的有点夸张了,两极分化应该还不会吧,顶多就是中流砥柱少一点。
现在才发现真是这么一个理,班上就两种情况了,要么好,要么差,中流砥柱剩下一两个撑着,时不时跳入好的那一批,时不时落入差的那一批……
这两个人像是特么再演无间道的感觉。
这可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