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蓉儿从前院回来,喜出望外,将好消息赶紧告知两个丫鬟。采艾听后高兴不已。
采萧还在生气中,先是一言不发,但见她们高兴样,忍不住道:“会不会高兴的太早了,到成都以后,会有那么顺利吗?”
采艾不以为意,“张公子气度出众,在成都至少小有名气,打听起来应该不是难事。”
采萧不敢苟同,“成都那么大,人口过百万,上哪里打听去。”
采艾笑吟吟地道:“以后我们每天的任务就只为这一件事情,总有一天会打听到。”
费蓉儿忽然收起笑来,声音微沉,“忘了跟你们讲,教坊管理严谨,恐怕不能带你们去。”
两个丫鬟脸色顿时难看,相互望着,一时不知话从何起。
采萧开始依依不舍,“那还是不要去了,京城中的人形形色色,教坊也一定人多嘴杂,小姐从未去过陌生的地方,不能不让人感到担忧。”
“教坊虽设在宫外,但都由宫廷侍卫守护,不会有危险,再说我也不会招惹他人。”费蓉儿微微一笑,“放心好了,就是为你们,为兄长,还有他,我也会照顾好自己。”
采艾凝着愁眉,“倘若事情不顺,小姐何时回来?”
“前路悠远,我也不知道。”费蓉儿凝思片时,轻轻地说,“若是今年未回,到来年,我让兄长为你们,都寻个好人家。”
“不!”采艾摇着头,忽然就泪眼了,“我们一定在家,等小姐回来!”
费蓉儿看着采艾,理了理她头上的花髻,竟忍住了眼泪,对她微笑说:“那是我为你许诺过的事。”
往日费蓉儿与两姐妹讨论婚嫁时,采艾曾讲到“希望往后能找个好人家,嫁个好夫君”,费蓉儿当即说要帮她实现愿望。不过那时采萧则说“没想太远”,后来再论此事,采萧就说“等小姐出嫁后再说”。
护送费蓉儿进京的任务由朔风执行,只是朔风还有他事,当日就须启程,于是两个丫鬟帮着费蓉儿匆忙收拾,之后来到费宅大门送行。
费宅上下也都来了门口,费蓉儿与他们一一告别,从丫鬟到仆人,从管家到护从,最后是哥哥费珣,她抓住哥哥的手凝望许久才转身上了马车。
临行时,朔风也向费珣告别道:“主人放心,您交待的事情,属下一并做到,主人还有什么吩咐吗?”
费珣低声道:“没有了,该说的都已经说了,只剩一条,你以后回来,记得从侧门进入。”
绥山至成都一路,除中途歇息外,费蓉儿都坐在马车内。她出生在青城,一岁时家人领她来绥山,从未离开过,她不断向外张望,心中既是激动又是期待。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费蓉儿吟念着李白的诗,一路想象着即将到达的京城成都的繁华景象。
成都在唐时有一百二十个坊,可谓盛极当代,玄宗皇帝来此避难之后称其为南京,再得僖宗幸蜀时,天下已有“扬一益二”之说。唐末战乱城市有所凋敝,但王蜀、孟蜀相继建国,又迅速恢复昔日兴盛,繁华不减当年。
从大安门入城,费蓉儿掀开车帘观看,所见一座座高大楼阁,一条条繁华街景,让她瞠目结舌。
及至教坊门外,朔风当先下马,与看门守卫说了话,守卫即领着他进去。
不多时朔风和一个身穿枣红色服饰,看似伶官模样的人走出来,朔风称其为贺公公,贺公公向费蓉儿问了几句关于乐艺方面的话,费蓉儿对答如流,贺公公点点头,领着她进了教坊。
教坊原本在天启宫内。广政三年教坊部头孙延应、王彦洪等叛乱,皇上平乱过后,下令将教坊迁至了宫外,只留有一小部分乐师在宫内,供教演皇室子弟、公主等学习才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