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性人格障碍是一种人格发展缺陷,同时伴随着各种复杂的神经症性问题。对于这类患者的治疗重点在于重新启动患者人格的再次成长发展。
这需要长程的精神分析治疗。既要解决边缘性患者的神经症性心理冲突问题,还要完成人格发展所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对于解决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创伤性神经症问题,精神分析治疗从两个维度进行,即纵向时空链接维度和横向关系拓展维度。
所谓纵向时空链接是指将来访者割裂了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时空链接起来;而横向关系拓展则是将来访者的关系从治疗关系迁移拓展到生活工作中的一般人际关系,这个维度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而这两个治疗维度又不是截然分开的,两者存在一定的交融性。即治疗师在处理来访者纵向的时空链接的同时也会有横向关系的迁移,只是治疗的第一阶段是以处理来访者的纵向时空链接为主,而第二阶段是以人格成长和人际关系迁移为主。
(一)、纵向时空链接维度。这个阶段又需要分为三步骤:超越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
1、超越过去
来访者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们都是时空中的孤岛,割裂了与过去的链接,也看不到未来的走向,只是停留在莫名其妙的、充满各种症状的、困惑的、扭曲的现在中挣扎着,就像是困兽,退无路、进无途。
来访者走到治疗师面前,绝大部分都是在症状的推动下实现的,他们最喜欢问的问题也会是“怎么办”。
然而作为精神分析治疗师如果直接指导他该怎么办的话,那么我想他就掉入了治疗陷阱中去了。治疗师的可行性的建议对于一般心理问题困扰的来访者来说效果会很好,因为他们的心理强度和行动力允许他践行治疗师的建议。
但是如果是需要深入分析治疗的神经症性、各种人格障碍或者具有精神病性的来访者来说,直接针对症状所给出的建议不仅不能起到改善来访者问题的作用,反而会对来访者造成一定的干扰,让他更加的混乱。
当他无法践行治疗师的建议的时候,他还会产生相当程度的内疚和担心治疗师离去的焦虑。
因此,我认为,当需要进行精神分析治疗的来访者索求“怎么办”的建议时,最好能够先引导其反思“为什么”!只有在弄清楚了“为什么”之后,“怎么办”才会真正起作用。
而要解决这“为什么”,就需要治疗师和来访者一起进行一场心理学考古:探索过去,寻找现在症状和过去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
来访者的人生停滞于此,绝大部分都是因为被过去的创伤紧紧地拽着、捆绑着,从而导致其无法前进,甚者生病。挖出致病的因,在治疗师的陪伴下以现在的心智对过去的病因事件进行重新理解,并且分析那些事件是如何对来访者的心理发展造成影响的。
当来访者明白了过去与现在之间的联系之后,他的现在就不再是海上的孤岛了。那种“奥,原来如此啊”的释然就会消除很大一部分潜意识的“莫名其妙”的抓狂。
来访者的心会踏实很多,不再担心自己的症状是一些不可控的力量造成的了,也就不再惶惶不可终日了。在分析历史性原因的同时,如能引导来访者释放掉附着在那些历史性事件上的情绪,那么他的致病性动力也将被瓦解掉很大一部分。
如此,他的莫名其妙的情绪问题也会得到改善。这样,准确的归因和情绪的释放,会让来访者真正地放下过去,不仅从心理上放下过去,也会从症状上放下过去,也即由过去情结导致的现在症状也将会不同程度的消失。
来访者真正意义上超越了过去的时空,从过去的泥潭中超拔出来。这里会运用到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自体心理学、客体关系理论等精神分析理论。
然而,当过去的障碍全然明了了,相应的情绪也都得到了处理了之后,很多来访者并没有因过去和现在得到了修通而真正好起来,事实并不像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所说的那样乐观。
相反,相当一部分来访者会认为自己的命运从一生下来就已经被家庭被父母决定了,无法改变了,从而陷入宿命论中悲观绝望、不能自拔。而这时候的治疗师也会产生一种无力感和迷茫感。
继续探索过去只会让治疗陷入强迫性重复中,来访者重复痛苦着、治疗师重复解释着,治疗就会变成旋转的陀螺。
2、立足现在
治疗到了这个时候,治疗师一定要及时调整治疗思路。在来访者完成了对过去丧失的适度哀悼之后,需要及时打断他对过去的沉溺。
这个时候运用存在主义流派的理论来明确来访者的现实处境和自身力量会比较有用。
“每个人都有向上向善的愿望,当我们扫清了成长道路上的障碍,他就会心花怒放、茁壮成长。”如果说精神分析是在扫清来访者成长道路上的障碍,那么存在主义心理学就是在培养来访者生存的现实土壤和成长的自我力量。
存在主义看似悲观,实际上是极乐观的哲学思想。因为我们看到了死亡,我们才要接受生命的短暂;因为生命如此短暂,我们才要珍惜存在的过程;因为珍惜存在的过程,我们才需要最大可能地寻求生命的意义;因为生命有存在的意义我们才能忍受人生孤独的本质。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人生既然只是一趟单程旅行,那就抱着欣赏的态度看待我们的过去,接受曾经发生在我们旅途中的种种,想着那些只是沿途的风景。
也许我们还应该感谢那些风景的存在,才让我们的旅途不至于太单调乏味。同时接受我们的现在,好在走过了风雨,我们依然活着。
我们无法决定我们的过去,我们无法改变已然事实的曾经,但是从现在开始我们可以掌控自己前进的方向,我们依然有能力为我们的现在和将来负责任,我们也必须为我们的现在和将来负起责任!
也许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我们会为我们剩下的人生旅途添上美丽动人的风景,也许我们会达到一个美妙无比的巅峰,那是我们追寻的意义所在。
治疗师运用存在主义理论,帮助来访者在哀悼过去的同时,能接受现实,接受现在的自己,并发现自我力量,为自己的生命负起责任来。
同时引导其展望未来,寻找到通往未来的发展道路,找到自己愿意忍受现在一切痛苦去努力实现的理想。
我认为这点很重要,一旦来访者找到了自我实现的理想,那么他就能发挥出巨大的潜力。同时他也会发展出非同一般的忍耐力,他愿意也能够忍受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痛苦,甚者他会把生活中的磨难当成他前进的阶梯,满怀感恩。
这通往未来的力量像是一只有力的大手,拽着来访者从过去的泥潭中脱身而出,并且勇往直前。
3、展望未来
从现在通往未来之路的修通是来访者能量积累的过程,在这期间,治疗师和来访者要具有相当的开放性思想,不要拘泥于某一流派某一疗法。
各家各派的理论思想技巧都可以运用,比如南希提到的那些:催眠、放松、支持团体、完形训练、冥想等。甚者佛家的打坐、诵经、基督教的活动等灵性修行都可以。
甄选的标准应该是这些活动或者疗法能否给来访者注入生命能量。万事万物皆有相应的能量值,亲近高能量值的人事物,可以提升自己的能量。
关于这一点,大卫·R·霍金斯在他的《意念力:激发你的潜在力量》一书中有详细论述。
在治疗进行到这一步的时候,来访者的过去、现在、未来这一时间线已经得到了全面的修通,他不再是时空中的孤岛了。
他了然了过去的伤、接受了现在的痛、向往着未来的好。这是一种通透的感觉,是一种轻盈的柔美,是初生婴儿般的纯净。
就像是动画电影《海洋奇缘》里的大地女神,当她的心被偷走之后,她变成了毁灭一切的黑暗魔鬼。
当她的心被送还之后,她就从可怕凶残的黑暗魔鬼变回了原来的美丽温柔的大地女神。那温柔的美,令人陶醉,会让你的心顷刻间融化。
(二)、横向的关系拓展维度
对于具有严重人格障碍、边缘性或者精神病性的来访者来说,仅仅修通他的时间线是不够的。
治疗师还需要对他进行关系上的横向修通。这个阶段的治疗目标是来访者的关系重建,因而客体关系理论、自体心理学以及当代人际关系理论等将会被重点应用。
不仅是用来解释来访者的思想言行,而且需要被治疗师和来访者共同深入践行。
佛家言,人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重境界为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重境界为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借言为喻,从横向的治疗关系维度来看,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治疗又可以划分为如下三个对应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问题解决阶段。
这个阶段治疗师和患者之间互动的特点是:你是你,我是我,问题是我的心理问题,关系是你在为我治疗。(你、我分别指治疗师和患者,以下同。)
这个阶段治疗主要解决的是上文所述的一般或神经症性问题。治疗师和患者关系分明,治疗师以帮助患者解决问题为主。
第二个阶段,移情阶段。
在这个阶段,治疗师和患者之间互动的特点是:你不是你,我不是我,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爱相杀,问题全都是我们之间的关系问题。
治疗师和患者之间的移情关系建立,患者之前的神经症性问题被移情所替代,出现了弗洛伊德所说的“移情性神经症”。
这时,治疗师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冲突成了焦点,来访者会在治疗中活现他以往的病态重复的人际关系模式。这时治疗变得艰难,治疗师也会很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