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读书思考写作的日子是那样的充实美妙,她完全陶醉其中了。时间在这样美妙而充实的感觉中过得真快,一晃已是莫春。
她的第五篇读后感也写好了,只是简单地修改一下,找找错别字,就迫不及待地点击发送了。并在信息后附言道:
“程医生,第五篇关于次级防御机制的读后感写好了,实在不好意思,因感触良多,这次又有点写多了,全文五千多字。希望你忙中偷闲,看一看吧,期待你的回复,祝一切安好!”。节选部分读后感如下:
《寻找理想的父亲》
我一直都在想,为什么有些人那么容易信仰宗教神灵?而又有那么多人对此不屑一顾?
当我自己身处宗教的时候,我除了感受到宗教给我带来的精神支撑之外,我还分明感受到了因别人的不屑而产生的羞耻感。
我为什么会感到羞耻?也许我早就隐隐发现了,身处宗教的信众们身上具有的一些共同特征,如:
1、身体遭遇难以治愈的重大疾病。
2、常年累月的慢性疾病缠绵。
3、家中有亲人亡故,对生死困惑。
4、鳏寡孤独。
5、贫穷,自卑。
6、精神空虚痛苦。
7、忍辱负重的中老年女性。
8、流年不利,诸事不顺,对生活失去了掌控感。
9、缺乏社会支持系统。
这些是信众的共同点,更是促使他们信教的最直接原因。信教能让他们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和心理上的被接纳感,有时还有现实中的帮助。
所有宗教都会营造一种家的氛围,这个家中有能力超强的父神,父神爱他们的子女;这个家中的信众都是兄弟姐妹,所有兄弟姐妹相亲相爱。
而且宗教为人们对生老病死的困惑提供了可以接受的解释,而这些解释能够让人们放下执念,从而放下痛苦。这对于孤独无依,痛苦迷茫的人来说会是多么巨大的诱惑啊。
人们寻求信仰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呢?这有许多文献论述,我无论如何都不能说得更加深刻和完整。南希在极端理想化和贬低这节中也有涉及。
从个体心理发育阶段来解释应该能寻找到点蛛丝马迹。个体的心理,生命早期是一种自我全能感。
对于极其弱小的生命来说,这种自我全能感能让个体避免恐惧,保证心理上的安全感和完整感。
再后来,随着个体认知水平的发展以及受现实所迫,他发现了自己的弱小无力。为了继续维持自己的完整感和安全感,个体便将这种自我全能感投射到了能洞察他的内心、满足他的需要的父母身上。
很同意南希说的“我们可以看到,婴儿确实强烈需要相信自己的父母能够保护他们远离生活中所有的危险。……帮助我们抵挡这些难以忍受的恐惧的有效方法之一,便是当时相信那些无比仁慈且能力超群的权威正在掌控全局。”
这种投射能防御他感知自己的弱小并能利用全能的父母将外在世界的危险屏蔽。在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想到了一句话——父母是孩子的屏障。
这个屏障将所有的惊恐、焦虑、危险挡在外面,让孩子感觉到安全感。如果这道屏障出现问题,孩子便会直接受到危险和焦虑的袭击。这点我的感受特别强烈。
在我小的时候,我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父亲的焦虑、无力、无奈、羞愧、暴怒等等,这让我感觉很惶恐。
好像在这时,我们随时都会面临灭顶之灾却无力应付,所有的危险都直接降临到我的身上了,却没有人能帮我遮挡,就像在枪林弹雨之中却没有了盾牌。
而当父亲表现得强壮自信,心情很好的时候,我会感到很欣慰很安全。但是这种时候很少,即使有也感觉随时可能失去。
因此,为了避免我们心理上遭遇那种焦虑和危险,我们需要将我们的父母理想化,相信他们能帮助我们抵挡危险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