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严珅的话还没有说完:
“如此一来,陛下南巡,完全可以不耗费户部银钱,甚至还能增加内库收入,既然如此,又如何有耗费巨大户部银钱不足之忧?
至于劳民,亦主要是因为建设行宫时的征集民力、占用民宅,若是陛下住在那些江南园林之中,又岂会惊扰民力?
反而陛下您南巡之时,诸般采购,还会增加百姓收入,既是如此,又如何会劳民伤财?”
听到严珅说了这么多,皇帝终于被说服了。
想到自己南巡自在之余,不仅能为国家创收,还能让百姓致富,实乃是千古未有之举,不由得意大笑,道:
“世人皆言严珅你理财之术天下第一,朕今日终于信矣!!”
严珅笑道:“那还不是因为陛下识人之明,用人有道?若不是陛下,臣如今怕还只是个落魄书生罢了。”
听严珅这么说,皇帝愈加的得意了,对于严珅,皇帝在这一刻满意至极。
······
皇帝去了心病后,兴致颇高,又与严珅谈了许久,严珅趁机把允诺徽商的“盐酒专卖,公私合营”的政策,以及为为张浩知请功的折子呈了去。
盐酒专卖关系重大,皇帝只是谨慎支持,同意放到朝中讨论。
至于张浩知的请功折子,皇帝却只是看了一眼后就恩准了。
又与皇帝谈了一些闲话,严珅见皇帝面现疲色,就知趣的告辞了。
然而,刚刚离开养心殿,严珅就看到,四皇子杨弘光。
四皇子的画像,严珅回京路,不知反复观看多少遍,一眼便认了出来。
此时,四皇子正在一群内侍官的前呼后拥之下,向着养心殿走来。
杨弘光自是来求见皇帝的,手里还捧着厚厚一摞折子,里面全都是四皇子一派劝谏皇帝放弃南巡的的折子。
当得知严珅回京的消息后,杨弘光就觉得事情不妙,严珅是皇帝的“财胆”,只要严珅回来,皇帝南巡的底气就会充足的多。
所以,杨弘光打算赶在皇帝与严珅相见前,再进行一次尝试,表述群臣之见,劝阻皇帝南巡的决心。
然而,为了写这些折子,终究还是耽误了时间。
当看到严珅走出御书房之后,杨弘光就知道,自己还是晚来了一步,此行怕是无法达成目的了。
不由的,杨弘光对严珅的恨意,又多了几分。
另一边,看到四皇子杨弘光后,严珅眼中亦是闪过一丝无奈,他并不想在这个时候与这位四皇子爷碰面。
因为,根据继承所得的记忆,每次遇到四皇子杨弘光后,留给严珅的,都不是什么美好愉快的回忆。
可惜,世事往往不如人意。
很快的,杨弘光已是走到了严珅的身前,但并没有急着去求见皇帝,反而停在了那里,冷冷的看着严珅。
严珅心底暗暗叹息一声,却没有丝毫迟疑,反而恭敬无比的向着杨弘光行礼问安。
“户部侍郎严珅,见过四皇子殿下。”
然而,杨弘光并没有让严珅起身,就这么任由严珅跪在自己面前,一言不发,
显然,这是打定主意,要给严珅难堪看了。
严珅来自后世,本就不习惯给人下跪行礼,更何况是一直跪着?
虽然面子工程要做,但过犹不及。
严珅不由眉头微皱。
难道杨弘光一直不说话,自己就这么一直跪着不成?
想到自己与杨弘光终究是敌非友,严珅终于不再相让,再次说道:“户部侍郎严珅,见过四皇子殿下。”
这一次,严珅的声音大了一些。
但四皇子杨弘光依旧一言不发,依然让严珅跪着。
“户部侍郎严珅,见过四皇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