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圣和齐紫衣看着云落诡异的动作还没来得及行动,便觉得浑身一紧,一瞬间无法动弹。
云落用遗憾的眼神深深望了一眼二人,看着他们如案板上待宰羔羊,长叹一口气,如果是一个人就好了。
他放过了这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转身飞奔逃走,瞬间消失。
这次的放过,在许多年之后,每每想起,都让云落懊恼不已。
可是,人生哪儿来那么多早知道和悔不当初。
也只一瞬之后,时圣和齐紫衣便挣脱了束缚,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浓浓的后怕和忌惮。
不用再说什么,两人全力朝外飞掠追杀出去,心中皆升起一个念头,这人必须死在这里,否则后患无穷。
齐紫衣心中更是惊骇,一个四境下品就能这么邪性么?这少年到底什么来头?!
衡阳城里的雨下个不停。
雨滴在屋顶的青砖黛瓦上结成一片,努力地想要渗透进每一丝缝隙。
是想要涤荡干净每一处污垢,还是想要借机侵入别人的领地?
衡阳城中,结队披甲,叮当作响,四处游走的满城军士,也如同这连绵的雨水,给不同的人,带去不同的期盼和忌惮。
于安世在县衙之中,笑容满面地亲自给郑勤和郑韬奉上茶水。
在郑家父子的故作惶恐中,也故意板起脸,“郑家如此深明大义,实乃衡阳之福,本官礼敬两盏清茶,又算得了什么!”
郑勤和郑韬这才接下,实话说,即使那凌公子将整个脉络跟他二人大致说过一遍,并且明确说了来找于安世,他二人也在家中密议了半天,下了很大决心。
原因不在于利益得失,而是坏了规矩。
此时的天下,豪族世家才是真正掌握实权的,改朝换代,对他们而言无非是龙椅上换了个姓而已。
还没有哪个王朝能够有那个能力,管得到每一处郡县,大端王朝也不例外。
王朝之中的大小王国、郡县城邦、乡野村落哪个不是由当地的世家豪族把持着的,真正说得上话的,都不是那些朝廷官员,而是一个个的家主族长。
听起来,永定皇帝那句“朕与六族共治天下邪?”是多么辛酸和无奈,但实际上,这也还是往好了说的,真要逼急了,六族合力换个皇帝也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
想来想去,似乎也只有蜀国在那位神秘国相的治理下能够稍微好那么一点点,但也只是程度不同,并无实质区别。
但此次衡阳城中,情况可就不一样了。
若是郑家完全向于安世投诚,在袁家已灭的情况下,于安世很有可能能够完全掌控衡阳,完全依照朝廷律法行事,这可是开了先河啊。
郑韬始终担心自家这样的做派会被整个天下的世家大族所记恨。
郑勤却想起云落临走时的那句,“老爷子,错的事情,改了又当如何?”
豪族把持政权,只为一族之利,干的那些伤天害理,惨无人道的事,郑勤这一生可见得不少了。
于是,在他最终拍板之下,郑家终于走出了这一步。
他们为于安世提供了县衙急需的各种小吏,筹算、计量、工程、账房。
有了这些底气,于安世才敢有恃无恐地去清除一直吸附在县衙这条脉络上的各家蛀虫,当然郑家的已经变成了益虫。
那一份自己在此地为官数年,冷眼旁观所写下的名单,被巡城官兵拿着,从一处处宅院,一间间酒楼,或者一张张温床上扯出一个个踉跄惊惶的身影,一时间,县衙大牢人满为患。
田家之中,田桓和石成山相对而坐,田封站在一旁。
田桓长叹一声,看着石成山,“这些年苦了你了,本以为终究能大获全胜,弥补这些年咱们的伏低做小,谁知道,居然杀出个于安世,郑家那两个不要脸的居然敢投靠官府,真是丢尽了咱们大族的颜面!”说到最后,胸中怒气难平,一拳砸在桌上。
田封在一旁插了一句,“我们田家也有七八人进了大牢。”
石成山面色阴翳,当初为了麻痹所有人,自己这一出戏就演了好些年,眼看就要功成,哎!
不甘和阴狠出现在他的脸上,他看着田桓,“姐夫,要不干脆直接斩首?釜底抽薪!”
田桓悚然一惊,望着对面妻弟,然后缓缓沉默,思虑着其中得失。
县衙中,因为于安世吩咐属吏无需避讳,故而郑勤和郑韬在此旁听了一条条禀报统计,听得胆战心惊。
郑韬瞅着个空隙,试探地问道:“于大人,这行动会不会过激了些?”
于安世望着门外,大雨已经在厅前挂起了雨帘,他沉声道:“除恶务尽,我们必须要以伐毛洗髓,削株掘根的态势,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将这些败类一网打尽,还这衡阳城一片朗朗乾坤!”
在这番豪言壮语之后,他转头温和地朝二人笑着道:“如此,也才不负二位的良苦用心!”
郑勤和郑韬自然起身致谢,待坐下后,郑韬斟酌了一番措辞,“于大人,我担心这城中人人自危,再经有心人煽动,可就不是很妙了。”
郑勤眉头依然紧皱,“而且,郑家能提供这些属吏、钱粮、物资,但修行者却是没有的,而田家至少明面上还有个五境修士。于大人,这终究是个修行者的世界啊。”
于安世朝郑勤深深一拜,“多谢郑老爷子关心。”
起身后,看着二人,胸有成竹道:“二位放心,此事,我早有安排。”
刚说完,一个属吏匆匆跑来,“大人,离火门掌门夫人求见。”
“她来干什么?”于安世双眉一挑,有些疑惑,最终还是点头,让属吏引她进来。
一个有跟脚的门派,自己可不怕对方敢对自己有什么动作,所以在吩咐郑家二人进后堂赞避,自己端坐着等待那位夫人的前来。
余芝在耿烈的陪伴下走入县衙,打记事以来,似乎这才是第一次进到这所谓的为民做主的官府之中,县衙不大,进了大门没走多远就能遥望见坐在堂上的于安世。
当她站到于安世的面前,轻施一礼,于安世心中忍不住感慨一句,“真丽人也。”
于安世看着余芝,“不知时夫人此来何意?”
或许是被那声时夫人喊得开心,余芝露出笑容,朱唇轻启,“衡阳城风雨大兴,于大人想必正是用人之际,若有差遣,我离火门愿鼎力相助。”
于安世疑惑道:“这些事,为何不见时掌门出面?”
余芝平静回答,“他有事外出了。”
于安世恍然大悟,想了想对方的处境,由衷佩服这个女子的洞察和决断,但他笑着道:“多谢时夫人厚爱,感谢离火门深明大义,这份恩情我于安世记下了,诸位可在县衙之中暂歇,等待时掌门回转。若有需要本官自会前来相求。”
余芝抬头,眼中也有疑惑。
兴许是男人对漂亮女人天生没多少抵抗力,于安世也泄露了些天机,“时夫人比别人来得早了些,挺好。若来得晚了,恐怕就不是这番待遇了。”
余芝愕然地看着他。
北门外,有一身儒衫,撑着伞,缓缓走入了衡阳城中。
在他身后还有几个游学儒士背着书箱,缓缓而行。
在几人身后,还有一辆牛车,一个打扮穷酸,头发花白的老头捧着本书,默默看着,身子随着牛车的颠簸,起伏摇摆,却始终目不转睛。
当牛车驶入城门的刹那,衡阳城,风停雨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