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哪怕你再有钱,也不可以,你觉得是为什么?”
“不知道。”
“首先投资69800赚1040万,这么赚钱,谁不想从事啊,所以如果本地人从事了,比如南京的,他在自己家门口从事,如果他要是结党营私甚至勾结其他官员和地头蛇呢,那外地人肯定会受到排挤打压,为了大家的利益,本地人不得从事本地的活动,另外本地人如果从事的话,如果家里有什么大大小小的事,天天都要回家处理,无疑会耽误发展,为了使全员都能全身心投入到生意之中,所以不允许本地人从事。”
“哦”
“那你觉得这个生意外国人可以做么?”
“不知道。”
“刚才说过,我国引进这个生意的三大目的其中两个就是保护民族产业,防止资金外流,组织民间财团抵制外货,所以又怎么能让外国人知道呢。况且这个生意在我国还属于秘密运行阶段呢。”
吴依两手交叠着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仿佛是一座没有灵魂的雕塑。
“你这两天上网了么?”
“嗯?没有。”吴依突然想起那个自己还没来得及细看就被郑平打断的页面。
“你有没有觉得很奇怪,网上有很多新闻说1040是传销,什么投资69800赚1040都是骗人的,但是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在做,而且国家还在暗中扶持呢?”
“不知道。”
“你了解宏观调控么?”
“不了解。”
“宏观调控其实就是国家的一种手段,通过政策法规,计划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的调控,使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接着赵建成又开始说了一些例子。什么之前为了控制猪肉的价格,报道猪瘟的事情啦等等,用他的话意思就是这些都属于宏观调控,只是国家想要控制猪肉价格的一种手段。
吴依突然想到自己以前在旅行社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有一个地区的旅行团老是被报道什么强买强卖啊,强迫消费啊之类的,导致很多人那段时间都不敢去那里了,可是从她手里出去的游客回来后反应都特别好,当时吴依还觉得很奇怪,现在想想不会就是他说的宏观调控吧。
吴依还没反应过来,赵建成不知什么时候又把平板拿了出来,从上面翻出了一篇新闻报道,给吴依看了一下,然后又翻出了另外一张。
“看到了么?这两篇报道,不同的时间,但是用的却是同样的照片,而且你看这些被抓住的人,都是面带微笑的,你觉得如果是正常的那些被警察抓住的人会怎么样,双手抱头,起码也不会笑出来吧,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因为这些都是假新闻,故意做出来吓唬人的,做做样子,但是实际上很快就会把他们放了,而且警察在去抓他们之前还会事先通知他们,让他们做好准备,这些都是属于地方暗中保护的,也就是所说的宏观调控。为什么会有宏观调控呢,你想,一个这么好的生意,如果大家知道这是真的,而且投资69800真的可以赚1040万,谁不想做呢,但是这个行业不是人人都能做的,我们要通过这个生意培养的是现代化商人,如果看了一点报道就吓破了胆,那行业也是绝对不会收这种人的。”
赵建成用他那不可置疑的口吻说着行业的‘与众不同’。吴依心下迷茫,“宏观调控?网上的关于传销的都是宏观调控?那那些打人的报道呢?没收手机限制人身自由?为什么又有这么多为了逃脱传销跳楼什么的报道呢?这里又为什么是自由的呢?为什么和报道不一样呢?可是新闻里说1040也是传销啊!到处不都是在打击传销么?那为什么全国还有那么多人在做呢?难道真是宏观调控?可也不对啊?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我的天呢。”吴依头疼不已,不知道到底该相信什么。是相信那些网上和新闻上铺天盖地的报道,还是这个自己几年的大学同学和自己目前所见到的庞大的人群呢?不对,新闻报道用他们的话就是宏观调控。
“如果国家真的打击连锁业,那为什么连锁业的人会越打击越多呢?你可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对啊。”吴依在心里慢慢琢磨。“国家如果真的想取缔掉一样东西应该很简单吧,为什么呢?人为什么会越来越多呢?”所有的问题都在吴依的头上不停的转来转去,吴依现在就好像有十万个为什么?无数个疑问在心里不停的打鼓。
“我到底该相信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