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有理。”
不算是件大事,但司礼监特意将此本奏章押在了最后,其目的不言而喻。
细究起来,黄冲与护营一开始就是个美丽的误会,本就是为勇士营扩充做铺垫的。皇帝朱由检一开始是漠不关心,随后发展到模棱两可,再到后来偶尔关注,直到现在已视作不可或缺。
“当初徐光启谏言,组新营当颦大营,若是继续完善,等若再造新一京营。”
人家徐阁老是对的,最起码黄冲认为是百分百对的。最初的意图是按西兵的模式组建出新三大营,基本使用火器,大幅度增加火枪、火炮的配比,最起码也是新起个神枢营的等级。
“仆臣自勉为提督大营,自觉责任重大,所堪积弊,确实已到不改不行的地步。”
“之前兵部亦有议,着黄冲返京后整殇三大营,后伴伴亲去也就不用他了。”
哇凉之下,曹化淳知道此事休得再提了。
“陕西洪承畴曾请,调黄部皮仰尧之骑军入陕,协助戡乱。”
洪承畴是位狠人,继任三边总督后,他一力主张对陕西乱贼,实施“全力清剿”、“以剿坚抚,先剿后抚”的方针。曹文诏就在其手下效命,他还看中了黄冲,可惜人家不可能会鸟他。所以,他退而求次,想征调皮仰尧的肆营过去帮助剿匪。
此事兵部倒有定议,先行押后,待护营完成第二阶段演习,自喜峰口返回,再行汇商。
讲汇商,其实是指征求黄冲的同意,他若不肯,汇商结果也就不明而喻。
“仆下之前得塘报,云其戏耍了一番科尔沁,解救插汉万余部众。恰是西向而校”
老曹不愿意黄部向东走,离锦宁过近不是件好事。倒不是担心护营会如何如何,而是担心狗腿子与高起潜走得过近,万一结成联盟,会对自己形成威胁。
他的担心是多余的,自黄冲崭露头角之后,高起潜已经不具备向其示好的条件。何况皇帝也不准黄部去锦宁。
倒是有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物正在主动示好,新任内阁代首辅温体仁。
连老董御史也觉出乎意料,因为之前温大人已经明确拒绝过黄冲,在孙元化一事上提供帮助。而且,虽名声不,可终归是个兵备一级的角色,即使圣眷日隆,眼下还真如曹化淳所言,不过是张娘娘家的一名狗腿子罢了。最多,中允一些来,是个未来不可限量的少年俊才。
老谋深算的温体仁正是看中这点,如今的少年俊才,来日的国之抵柱!
他要看好这名少年的未来,不为所谓的擅营作等工器,也不认为在带兵练卒方面他黄冲有多少能力。他所认同的是其驭下手段,认为生就的帅才,赋满满。
巡墙一段,连获两捷,逞匹夫之勇而已。手下诸将,个个死心塌地任由差遣,厉害!
他看中的倒不是护营在短时间内练兵成效,而是黄冲本人由一个可有可无的卒,逐渐转变能自行主事一方的适应时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个真理千古不变。
听书的贩夫走卒们喜欢曹操,位极人臣的内阁大学士,则更愿意议论诸葛武侯或张叔大。
明眼人都晓得,这三人有一共同的特征,皆为权臣。再细辨下去,都直接或间接掌握着军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