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淅沥沥大雨下了三天三夜,易和煦盘腿坐在地上,两只眼睛看着宫里的积水。
宫里的积水都已经到了成年人小腿肚跟前了,莫不说宫外了。
毕竟排水设施要数宫中的最好,宫里都无法退却,更何况是宫外呢?所以易和煦一双眼睛都是忧愁。
“别想了,朕让钦天监看过了,这大雨大概还要下两天呢。这样子下去,怕是要有问题。”易和安叹了口气说道。
从雨刚下的时候,他就觉得奇怪,这四月的天气,本不是雨季,怎么会来势如此之凶呢?还一发不可收拾。
“不是我们有问题,是百姓他们的存粮或许不够。就这个情况,他们根本没办法出去。宫中的积水尚且如此,怕是外面……”易和煦叹了口气把他考虑说了出来,他以为这事情,易和安应该是考虑到了。
“官府倒是有存粮。”易和安叹了口气。这雨来的奇怪也及时。让他们没的准备。
“让京都总都府的兵去送。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另外我想各处的官员应该也报了上来吧,不只是京都有雨吧?”易和煦说道。
大曼之大京城天子脚下也就罢了,其他地方若是粮食发放不顺利那不知道要饿死多少百姓呢。
“查过了,除了京城都城,安城以及韩城和乐城都有降雨,乐城都情况最是糟糕,且存粮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就已经发放了,但是没有及时补上。”易和安叹了口气。
“我记得你南下的折子还没有发出去。”易和煦叹了口气说道。
这个时候只能用非常的方法,希望君王南下的消息能够让当地官员起些威慑影响,不然这事怕是要给君王南下引出麻烦来。
“不错,你这个时候提他做什么?”易和安一愣,他有些没反应过来,这两者有什么官员么?
“眼下不是头疼雨什么停的时日,是如何把粮食送到百姓家中。京中,兵部,户部以及京都总都三处配合便可,一来可以查漏补缺,二来也能够防官员贪污,毕竟人多眼杂,这样他们即便是有那个贼心也没那个贼力,更何况京城天子脚下这个贼胆也很少,重要的是其他各地各府。”易和煦叹了口气帮忙分析起来局势来。
虽然他登基十二年年,可是这样的事情却是头一次,处理起来不顺手也是有的。
“你的意思是这个时候把我南闸折子送出去,这样子他们即便是从中作梗也会有所顾忌?”易和安转过头来,眼睛里急忙的说道。
“对,另外,如果你能够派出督察官员更是好,只是人选你要想清楚,这个时候若是官官相护的话,怕是会给你南下造成麻烦。”易和煦继续说道。
“不!朕不会排出督察官员。送走太后之时粮草出库,朕连夜出行,京城中,有沈纪和杜士轩,朕放心。另外,朝堂之上,易和骏,朕会给他找点事儿的。”易和安摇头。这官场早就成了一个腐烂的橘子,能用的实在是没有几个了。
所以他只能够自己动手,不管多险,也只能是一招制敌,他不想让这一次大雨成了百姓最后的一场雨。
“你要清楚如果你这样做,那都城周边的官员一个都不能动,而且,回京述职的日子就要改变,还有开榜新官也要另行安排了。”易和煦叹了口气。
君主出行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何况这一次出的急,怕是又要引起一些事情了呢。
“为什么要变不变让回京述职的那些官员去追朕,让天下人都知道朕在何处。至于开榜新官,随驾回来之后安排职位。朕去后宫,同皇后安排一下事宜,你去礼部,朕要圣旨,和粮草今夜便开始发放。”易和安摇头,不可商量的说到。
只要他活着他就不相信易和骏能够登上这个位子,天下人都知道他在哪里,即便是有人要做,那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
本身杀了他,就是一个冒险,可这一次,易和安这样做就是在问天下人,朕相信你们,可是你们呢?
“皇上,这样……”易和煦上前一步。他不得不说,这是一步好棋,易和骏若是要动手怕是也要再三犹豫。
一个,这天下人都知道,骏王留守宫中处理政务,煦王和皇上一直都是在一处的,自然是不会动手,那么如果京城失手,百姓第一个怀疑的自然是易和骏。
第二,太后之死的流言虽然偏袒骏王可是也不是没有怀疑骏王的,如果这个时候有异常,那么一旦察觉,不管是最后失败还是胜利,易和骏都得不到好处。
得民心者得天下,虽然易和骏一时间占据上位,可是易和安到底还在,易和安若是煽动百姓,那易和骏绝对讨不了好。
即便是乌合之众,那也够让易和骏头疼了,更何况,易和安手中自然是有兵马的,这样一来,易和骏怕是就成了众矢之的。
这个时候的百姓心中对于君王还是有很大的敬畏的,更何况易和安南下是打着体察明清,发放粮旗号。
对于百姓来说,谁能够让他们吃饱穿暖那谁就是皇上,就是天。
但是如果易和骏不在乎名声,利用易和安放出去的风声买通杀手,这样子易和安的安全就够呛了。
“不用,朕有主张,朕还就怕他不来呢。”易和安笑了。
易和煦见这样,只好先行出宫去了。
只是两人谁也没注意到,大门之后那淡蓝色的声音,易和骏站的比较远,听不太清楚。
不过也估摸出来是开仓放粮的事情,至于易和安即刻南下的事情他没听到,不过也做了猜测,对于这些事情也是放在了心上,毕竟这个时候若是要捣乱是一个好机会呢。
易和煦从礼部去了圣旨,找到了沈纪,把两张圣旨都递给他问道“你怎么看?”
这不是一件小事,礼部和御史台现在基本上已经都是易和安的人,所以不会说什么,可是他到底还是觉得应该多考虑下。
“能怎么看?当今朝堂之上没几个能够相信的人,更何况大部分官员都不在其位,这样做其实也是个办法。”沈纪挠着脑袋说道。
这边俩人虽然商量着题外话,可是已经有人去派发粮食了。
噼里啪啦的声音,这会儿已经开始下冰雹了,之前几天不是没有,只是一道了晚膳的时候大概就会下上一个时辰左右,所以这些人也是不奇怪。
这是粉子巷最里头的一户人家,粮食就是从这里开始发起的,只是因为这是都城最后一户人家,从这里往前一家家派发,不容易漏下罢了。
每户每丁,男女皆有,一人是七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