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小哥儿上前解决之后让人把其他的人放了。
他们是守规矩的,一诺千金,说是要一条命那就是一条命。很多时候一个人活着比死了还痛苦。
“你们可以走了,伸手不错,尸体不可以带走。”年轻小哥儿看见有人动尸体,弯腰拦道。
这树林里从来是不收尸的,他们踏过的地方很可能会看都头颅,断臂,这不奇怪。
在大曼,你可以是一个平民百姓,十恶不赦,可是你如果背后没有人,手里没有钱,你死的速度比别人上个茅房的时间都要快。
所以,这树林里的情况即便是在乱,再糟糕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易和安不知道,易和煦不会官,易和骏都做不知道,
这易家都不说,其它人更是不会闲吃胡萝卜淡操心。
即便是有人想管也是力不从心,毕竟都城玩命背后没有人,谁也不会信,更何况事实就是如此。
刀疤男子,吐了口涂抹这种还是离开了,可是刚走没两步还是听到一句话,“别忘记,这是你的失误,你能够活着离开这里,是你的兄弟换的。”
年轻小哥儿的声音不大,说完话就带着人离开了,干脆利落,即便是尸体还留在当地,可刀疤男子愣是不敢回头是看。
刀疤男子本就知道事情就是如此,所以很是不快的出了林子。可是林子外面有一个一身夜行衣的人在等着他。
那刀疤男子走近打量了一下男子,说道“阁下不挡路可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听见那上半句,刀疤男子那你退后半步,躬着腰赔笑的说道。
“事情办的如何?风声能否按时传进都城。你别忘了,这是大曼都城,不是苗山桐西。”黑衣人双手背后把背面留给刀疤男子提醒道。
黑衣人仰着头看这天空,一双手的手指晃着,就好像在指着什么一样。
“您放心,这我自然是知道的。事情已经办妥当了,最多中午一定漂亮。”刀疤男子咬了咬牙笑嘻嘻的说道。
那黑衣人也是点头,手还指着刀疤男子的额头说道,“好自为之吧。”
刀疤男子看着黑衣人离开,脸上厌恶才露了出来。
可是那黑衣人却是没有看见呢。
刀疤男子一行人同夜色一同消失在了都城之中。
早市上,一个卖早点的桌子上面。
“你听说了么。城外的林子里发现了一具尸体,那尸体上面有一块玉,似乎是皇家的东西。”一个男子翘着二郎腿,嘴里咬着筷子四处瞧着。
那话正是男子对面的人说道,对面的人看起来像是一个地痞流氓,只是脸却是清秀的很,一双眼睛眯成了细缝。
“听说了,那玉质地极好,只是没缘分。”对面的人摇摇头,可惜的把筷子从嘴里拿出来,随意扔在碗里感叹道。
那地痞也是摇头“是啊,吴哥的尸体。恐怕只有人敢看,没人敢动呢。”
另一个人摇摇头四处看看之后离开了。可是风声就这样传了出去,要说这天下什么地方最神奇,最让人感兴趣,那怕是皇家。
不到中午就已经传的沸沸扬扬,听不出来原型,又说那玉其实易和安的,那林子里的尸体是他的近身守卫,甚至是说昨晚上,易和安从林子里经过呢。简直是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宫外乱七八糟的声音,自然也是瞒不住宫里的易和安,只是易和安不以为然,如果他能够让几句闲言碎语给杀死,怕是这种无休止的内斗早就停止了。
所以那些什么他出宫了,经过密林这样的事情不过就是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至于能不能成大事,大概还要看易和骏的下一步棋如何去走。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敌不动我不动,敌动他依旧不动。反正我就是不动,你开始就好,快乐就好。
易和煦倒是一脸悠闲的进来急见了个礼,不咸不淡的说道“皇上,好悠闲。”
那话听起来有些稀奇,也有些难以捉摸。
“那要做什么?让御林军去阵压民众,制止流言?”易和抬起头昵了他一眼没好气的问道。
闲的?没事儿找事儿?
“御林军?有点过分了吧?让京都总都督随便带几个兵役压一下不就是了?”易和煦还认真考虑了一下,挠着脑袋说道。
御林军九九八十一人都是天下精英中的精英,不乏文武双全,游览各地之人。
至于京都总督府那可是天下奇兵,大曼京师除了护城军唯一可以驻扎京师的军队,是全大曼武装力量最全的军队,战斗能力也是可想而知的。但是有些让人无奈的是,这京师总都督之位空悬依旧,政务一直是易和安在处理。
只是京师总都督的副手是个墙头草,一会儿支持易和安,一会儿支持易宫煦,性格难琢磨的很,倒是能力却是很不错,所以一直才没能动他。
“京师总都督?你在搞笑!”易和安瞪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道。
就是看着都城还不够乱是吧?
“说正经的。那玉我的人见了,就是皇家物件,说不准是父皇手中出去的。”
易和煦叹了口气,易和骏这一次下死手了,看来是想要做一笔大的!
“不管是谁,皇家的就是皇家的。皇家颜面只能是后面慢慢维持了。”易和安也是摇头。
可能之前,易和骏会有些顾忌,顾忌太后或者是其他,可现在,想来易和骏更是无所顾忌了,那首先遭殃的就是他们。
“自己造的孽,跪着也要走,更何况如今你还是站着的,至少在天下人面前,不管你朝堂上无论如何,你还是皇上,他们即便是不敬你,也是惧怕的。”易和煦笑了,嬉皮笑脸的说道。
“你闭嘴给朕。看朕笑话是吧!小心朕给你好看。”易和安拿了毛笔就冲着易和煦扔了过去,眼眸里的怒气。
只有昏君才希望百姓惧怕他,明君,仁君都是希望百姓敬他,也亲他。
他虽然是君,是百姓的依靠,可是出了事情的时候到底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这也就是天高皇帝远,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等话的来源。
百姓虽然不在朝,可在朝中之事都是官员们的嘴巴传出去的,所以百姓说什么,正确也好,错误也罢,都是无风不起浪。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易和煦抬头看了一眼易和安嘟囔道,声音虽小,可是易和安却是能听清楚。易和安听见之后站了起来,看着易和煦漫步过来。
傲娇煦王得哄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