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二章 天道授印(1 / 2)观松如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秋菱正在与文判官争辩,没想到自家师傅归来何其迅速,抛下气急不已的文判官,蹦跳着来到宋问身边。

宋问先让赵城隍二人去书房等他,无奈地看向满脸喜色的徒弟。

‘倒是难为她了,也不知将她从靖王府牵入世间,是好是坏......哎?自己一向未曾想过,怎么进入幽冥,反倒多愁善感起来。’

宋问自嘲地笑了下,看着与之前判若两人的徒弟,帮她把甩到身前的发带置于肩后,说道。

“事已过半,再走一遭即可,先去文判官那多待一会儿,正午一过,为师当可功成身退。”

秋菱知道师傅一向不说大话,开心地转身,继续与文判官商讨案情去了,当然,在她眼中是互相探讨,文判官就不一定这样认为了。

宋问从众属官的神情中,也察觉一丝不寻常的气氛,来不及问是何事,只是略略拱手请诸位多多担待,径直往书房走去。

赵城隍见他进来了,才开始有所动作,将手中的官印压在宋问手中,再倾倒出那几缕至阴之气,在赵城隍的引导下,宋问开始沟通无冥,将那无形之线接入有形之物。

天地许他此等行为,在那一根丝线得进方天地之时,感知到城隍官印所在,似人一般,有夺门而出之感。

经城隍官印,渡得法印真光,再缠绕其上至阴之气,造化阴阳,如琢如磨,共同编织法印之形,城隍金印自天地中不断引入真意,护道之印胚胎初成。

最后一步,则需要宋问松开金印,让其自由悬浮在半空,指尖蕴清气,介入其中,一定而成,城隍庙众人都是听到耳边传来的宏大之音。

“有子宋问,桃李不言,苦寒不惧。”

“求问大道而不渺天,风帆入世而不下人,道韵天成。”

“志秉纯良,有功于道,昭昭为道谋不足。”

“为表功绩,特赐紫绶印令,巡游西清一洲。”

“兹特礼秩,已有成命,列位须知!”

这最后一句说完,再行三遍,放空四海,道声传赵国各地,各地城隍、山神之流都是脸色大变,都以官印传书相识好友,询问宋问是何等人,难道是隐居不出的云游真修?

宋问疑惑不已,并不知晓这份功绩从何而来,更不知这西清所指,只有赵城隍在听完后,仰天大笑,言道:“宋先生,可喜可贺啊!赵某不知宋先生做了这等大事,竟然使得天道认可,日后再见莫不是要唤一声宋大人?!”

赵子玉在一旁也是感慨不已,没想到有生之年也能见证这等盛事,别人不知西清为何地,他作为曾经阅览皇室府库之人还能不知?人道得分天下六洲,立六国镇气运,赵国得最南之地,与南域相接,最是安稳。

六国之中,因赵国之地最为安逸,是以西厢清净之地为名,意“西清”洲陆。

宋问不知其中厉害,倒是无感,只挠挠头,说道:“二位先别忙着庆贺,这最后一步该如何是好?”

赵城隍拱手回道:“先生不知,如是巡游我恭山县一地,这城隍官印自会盖印留名,不过这巡游一洲......恕赵某不知之罪,毕竟古籍之中只存寥寥数言。”

没等宋问苦恼,雕琢完官印之形的阴阳二气锋尖一转,于底面篆刻“游阴阳,问西清”六个大字,璀璨生辉。

当此时,此法印自动脱离城隍法印宝光,阴阳轮转,天地灵气自上而下灌入其中,瞬息而功成。

末了,顺着法印交织往上,而成鸾鸟,五彩披身,冠羽三分有半身长,柔而垂背脊,尾羽六分而上翘,紫绶自显其立足之处,六寸有余,垂挂于后,法印始成,城隍金光尽数脱落,白玉无暇,神韵内敛。

宋问喜不自禁,感受那种强烈的亲切感,等待光华散尽,便摄此玉印在手,入手温润细腻,毫无冰凉之感,忍不住上下翻看,此时五彩鸾鸟已俯卧在玉之上,颜色淡去,通体洁白,让他更加喜爱。

得印在手,宋问也依从赵城隍之言,对天三鞠奉礼,将玉印系挂腰侧,再将赵城隍所赠绶囊裹住玉印,只留紫绶在外。他并未看见锁上带子的那一刻,赵城隍偷偷呼出一口气,心中的压力骤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