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道那有屠戮凶兵之称的镇疆王东渡黄河,于惊涛骇浪中谈笑风生,作诗一首:
滚滚黄滔荡群雄,森森铁甲透骨寒。
不畏天险乾坤转,只惧来日樽不满。
那诗句传回泽州,咱们当今圣上立刻回诗一首:
昔有汉时卫家将,今有晋堂李姓郎。
心系家国图永定,明光铠衣世无双。
后来梁朝破,远在河东的晋王想要接掌大唐河山,连发数道军令勒令先帝回转河东。当时还是江东节度使的圣上恐晋王疑心病犯刁难先帝,便以前任晋王的临终赐箭为由,向晋王表忠心,称父亲将那第二只箭背在身上,便是时刻未忘先晋王嘱托。那晋王听了圣上这一席话,想起昔日父亲所授,果然不再发难。又三月,吴蜀二王有心结盟共同抗击晋军,却不想早已被当时还是尉南节度使的镇疆王识破了他们的诡计,于岳州巴陵县埋伏数月之久,终于等来两军使节,他命刀斧手埋伏在密林之中,待时机成熟厮杀而至。自此,晋军便犹如一柄利剑,彻底斩断了吴蜀两国的交集。一时间甘州固北军名声大振,正所谓:
晋梁争霸十数载,他国静坐烽火外。
不料李郎凶兵现,吴蜀自此断往来。”
长安西市唐食居一楼的大堂内,说书先生正在与堂下宾客说道当朝风云人物的英雄事迹。
此人名唤王随书,因为脸上有一块大大的红色胎记,姑娘们嫌弃他丑都不肯下嫁,以至于他都三十好几了还未婚取。每日就在茶馆酒楼里厮混斗嘴,说一两前朝旧事,与人驳辩。有时说得好了,还有宾客打赏通宝,他便用那银钱换些口粮聊以度日,人送称号红面先生。
而自从兴唐平乱以来,本朝太祖打下江山,定都长安。经过多年的休整,已不再是当年迁都之后的萧条破败。
东西两市坊间辗转的行人客商每年都在增长,经济也在慢慢复苏。外来的客商们在坊市间来回穿梭,采买特产。茶余饭后外出遛弯,欣赏着沿街的风光,走在那宽敞的朱雀大道上,抬头便能看见朱雀门前,还在修补的阙楼残骸。
后世人安享太平的时候,也不忘乱世中平定天下的英雄人杰。所以那王随书经常挑拣些前人事迹说与众人,大家觉着好听了也都乐意坐下给他捧个场子。
而除却满堂喝彩叫好的食客们,在大堂角落里丙字案前,坐着一位头戴帷帽,身着绛紫圆领袍服的年轻人。
那人静静地坐着喝茶,没看错就是茶。来这远近闻名的唐食居酒楼不点菜也不吃饭,就喝小二送上来的免费茶水。
跑堂的小二站半天不见点菜,走到柜台边,与掌柜交头接耳取笑道:“这人穿的不错,却是个小气鬼。”
掌柜吝啬的撇了那人一眼,笑骂小二嘴碎:“去去去,我刚算好的账,给你小子一打岔全忘了。”伸手把他拨开就继续算自己的账了。
几人隔得并不远,小二说的话,那人应该是听得到的。只是对方遮着面貌,就是有怒意,别人也看不出来。
待王随书这边说罢一回书,食客们起哄着还要听。王随书却敲敲手中的竹篓道:“今日就这么多了,再多还不得把我给掏空了啊。”
邻桌食客早就吃完了饭食,听王随书说了一通,见他端着竹篓来讨赏钱,便笑骂道:“你小子就是变着法儿地套咱们的钱。”食客说归说,还是伸手进了袖袋摸钱。
王随书陪笑道:“这哪能呢,您要是听的不满意,好说!明日来听,分文不受!”
食客笑着抬脚要踹他:“你这混子尽说胡话,谁进酒楼好意思干坐着不点菜?”
角落里喝茶的年轻人闻言顿了顿,刚抬手要唤小二。
那边王随书已是躲开食客的脚,顺势来到下一桌回嘴道:“您就是自己带盘瓜子瓤来坐一下午,掌柜也是不能赶人的。”
却听另一桌食客道:“你当谁都像你一样没脸没皮。”
“他要是有这脸这皮,怕不是早就娶到媳妇了。”
此话一出,大堂里的食客登时捧着肚子笑开了花。
王随书性子喜乐,知道自己长得磕碜,多少年的冷眼相待早已练就了一身铜皮铁骨。何况这些个老主顾都是生性豁达之人,玩笑话也是无伤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