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九章 恩师遗训(1 / 2)跋涉者A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收到郑胥和的书信,柳儒雅心里畅快,压在心头的巨石终于被掀开了。他对钱君如说:“郑帮主真不简单,只些许时日便清除了内患,且揭开了陈年谜底,看来还是邪不压正啊!”

钱君如却仍旧莞尔一笑,打趣道:“这祁长老也太过神奇,只略施小计便侦得陈年旧案,这么多年何不早早施为!”

柳儒雅笑道:“所谓时也,运也,合该那奸人此时方休,该是命中造化也!”

但无论怎么说,这块心病总是去了。

……

转眼间,冯正星在张老汉家已耽搁了三月有余,腿伤已无大碍。按常理,他的腿伤用不了两个月就可以恢复,但后来他才发现,那白冠的奇门兵器上竟沾有毒物,若非自己精通此道,恐已留下残疾。

过午,张老汉来了,且面带怒容。

冯正星暗道,这老汉在哪里吃了亏,怎么竟有怒色?便探问道:“是谁招惹了老伯?何不说来听听。”

张老汉道:“还不是那石胡,昨夜这厮便在城边夜宿。这奸贼白日便早早地将方圆几十里的百姓撵走,而后驱入野兽,晚上亮起灯火,命胡兵射杀。只这一昼夜他们便几乎耗尽了城内的钱粮,据说还死了很多人,这耗费的钱粮还不得我们出!”

冯正星道:“那石虎竟到了这里?”

“哪是啊!这作孽之人却是他的太子,这石姓一族各个狼心狗肺,百姓的盼头在哪里呀!”

“自作孽不可活,终会有报应的,只是迟早而已!”

老汉指了指上面:“这老天也是一片空洞,哪管什么善恶!善恶有报?只是欺人罢了!”

老汉的话令冯正星无言以对,是啊,许多年来,石胡恶迹昭昭,所作所为令人发指,这报应又在哪里?老汉三个儿子已有两个命丧劳役之中,他已经恨得麻木了。

老汉看了看冯正星,欲言又止,似乎颇觉为难。

冯正星道:“您有什么事尽管说,是不是家中有何难处?”

老汉急忙摇头,试探的问道:“贤侄这几日是否要走?”

“的确如此,老伯可是有什么吩咐?”

老汉为难道:“我知你是做大事之人,本不该拖延,但此事……”

“老伯但说无妨,之前我确实想要近日离开,可现在年关将近,也的确不是时候,这个年就在您老这里叨扰了。”

老汉一听顿时面露笑容:“那就太好了!”

可这笑容来得快走得也快。

老汉叹息道:“你有所不知,自三年前开始,村子里出了怪异之事,祭灶那日每家的孩童就会晕厥,且竟日不醒。之后来了一个道人,施法后孩子才醒来,那道人说是有鬼祟作怪,每年年关都要来此一遭,他也别无办法,只能每年祭灶时多予财物方能保得平安。其实这事我早就不信,但却不知其中诀窍,也只能作罢。”

冯正星笑问:“您怎知我会有办法?”

老汉回道:“我见你自行配制药物,一定深谙此道,所以才有所请。”

“您是说有人下毒?”

“正是,我从不信鬼神之说,定是有人作祟!”

“那道士何时来此?”

“就在三天后的祭灶之日。”

冯正星默默的点头,心中暗想:“我倒要看看这是何方神圣!”

……

此地的风俗,腊月二十三便为祭灶之日。

早起用过朝食,冯正星便随着张老汉来到了村头。抬眼望去,村头已聚集了很多人,不用说,这些都是有孩童的人家,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是手中带着钱物,来到村头便恭敬的立在那里。

不多时,一个道士打扮的中年人出现在村口,人群中立刻静了下来。

那道士并不言语,只把一块粗黄布铺在地上,而后倒退一步,冷眼看着斜上方,一副凛然之态。

前面肃立之人开始按顺序把钱物放在黄布上,然后退回原位依旧恭敬而立。

待所有人都放好钱物,那道士开始作法,只见他并指如剑,口中念念有词,只须臾间头上便有阵阵青烟冒出,直看得众人毛骨悚然,瑟瑟发抖。

又过了一炷香,道士作法完毕,他沉声说道:“今日尚有两家没有供奉,我虽作法却也难消鬼祟戾气,恐仍有不测,还望其善自珍重……如无他法,可在落日前离开此地。”

道士带着钱物走了,众相邻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着,纷纷离开了村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