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三十二章 这个成仙(2 / 2)路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难道渡劫成仙什么的不是话本子里才会有的东西吗???

这个少年侠客的三观,在此时此刻终于彻底碎成了渣。

在陆昀明怀疑人生的关头,其实陆凤的心情也十分复杂,虽然在此之前他们曾有幸围观过苏乩渡劫的场景,后来江如练脱离妖身的经过也非常玄幻,但有句讲句,这两个本身就不是人……,潜意识里就让人觉得本来就不是普通饶家伙身上就算发生了什么不得聊事情好像也并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事情。

但西门吹雪不一样啊。

西门吹雪可是和他们一样,正正经经如假包换的人类出身,绝对没有什么奇奇怪怪的来历之类的。

在这样的前提下,围观西门吹雪渡劫成仙的场景和围观苏乩渡劫根本就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西门吹雪睁开了眼睛,细细的体会着剑道更上一层楼时心中的感悟,陆凤非常顺手的在陆昀明脑袋上拍了一把,声道:“仔细体会,这辈子可能就这么一次机会。”

陆昀明:“……”

陆昀明心里的吐槽了一下,然而实际上却乖乖的听陆凤的话,闭上眼睛仔细感受起来。

如意真仙一脸感慨的看着亭子顶上的西门吹雪,然后向着苏乩看过去,见陆凤等人站在那里都似乎有着诸多感悟,他便压低了声音,声道:“这就是西门吹雪……”

他这一声,似乎是疑问,可实际上语气里更多的确实感慨,苏乩听了,也不觉得奇怪,点点头道:“这就是西门吹雪。”

如意真仙心中不觉有些唏嘘有些人确实得独厚,旁人羡慕都羡慕不来。

……

苏乩在江南没待多长时间,就有传闻几十年前受观音大士点化被上皇派遣前往西大雷音寺拜佛求经的那个和尚回来了,取回了真经,还带了好几个看着就不凡的徒弟。

因着这样经历艰难险阻长途跋涉成功将真经取回来,听起来就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且经过的几十年的时间,众人差不多都将当年沸沸扬扬的水陆法会遗忘的干净了,冷不防那个被授予重任的玄奘法师竟然真的活着回来了。

全国上下的普罗大众都开始情不自禁的议论起这个问题。

如今的帝王是真龙子,得观音菩萨庇佑,又那位玄奘法师如今已经是真佛……一时间仿佛全国上下都开始信奉佛教,各种相关传闻甚嚣尘上。

长安原本距离江南还挺有些距离的,不过因为这事儿传闻度太广,基本上所有的贩夫走卒行商路过了听了都要对此讨论一番再念一声阿弥陀佛,就好像不这么做就会对满神佛有什么冒犯似得。

在这个时候,前一段时间西门吹雪渡劫导致苏宅上空一时乌云密布一时烟霞异香的场景又被重提了出来。

有活的比较久的老人家还能记得几十年以前,苏宅上空恍惚也曾发生过什么特别的事情,虽然距离现在已经过去很长时间莲因为那样的异象太过于特别,导致当年见过的现在还活着的人非常轻易的就能回忆起那时的场景。

当年的事情和前一段的事情一结合,再加上玄奘法师的成功取经回来,还受封成为真佛,普罗大众自然而然的就将两件事结合了起来,传着传着,就传出来苏府的人都是真仙下凡这一传闻。

他们起来还挺有证据的虽则如今苏府的本家还不明,但江南的普罗大众所知道的,当年的两个苏乩,书生苏乩文采斐然出口成章,女侠苏乩武功盖世,两人非但都是年纪轻轻,且样貌还都可以称为人之姿。

有句讲句,这样的人不是神仙下凡,普通人哪有这么大的能耐?怕是努力一辈子都不见得能有这两个才成年的人本事大。

这个推论可以是相当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又,不得不虽然苏乩一直生活在凡间的时候总是非常注意,不过如今得她信任的基本上都是她点化过的妖,这些妖在凡间生活这么多年,平时没人提起也就罢了,这有人一提起来,众人一回想,立刻就能意识到苏府众饶特别之处。

索性到目前为止这些传闻大体上而言都是对苏府有益的当年,所以苏乩也就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进行深究。

就是感觉这个地方俨然已经不能久待了。

嗯,反正能见到上了年纪的陆凤他们,对苏乩来,这一段妖生已经足够充实有意义了,且还能算得上有始有终,这会儿离开的话也就没有了再回来的必要了。

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实施的。

因为江南苏府仙人下凡的传闻闹得太大,不知道怎么的都传到了长安城那边,从当今当年因为各种各样微妙的原因就让玄奘法师前往西拜佛求经,甚至还为此搞出了好大的排场,就能知道他对于这种玄之又玄的事情还是挺相信的,所以在听这个事情之后,他相当感兴趣的就让使者过来传了旨,要宣如今苏家的大姐进宫觐见。

苏乩苏大姐:“……”

收到圣旨的那一刻,她情不自禁就陷入了沉思之知不别的,她是真的很担心自己去了皇宫人要她下跪,那如今这帝王就活不长了。

咳。

不过再经过短暂的思考之后,苏乩还是从善如流的跟着使者出发往长安去了,毕竟听闻如今玄奘孙悟空他们就在长安城里传经,她仔细算一算也有好长时间没见过这师徒几人,趁着这个机会过去叙叙旧岂不美哉?

至于当今皇帝的寿命问题,那人家要作死她也拦不住不是?

毕竟在苏乩的感官里那人间帝皇活多长时间和她是真没什么关系。

不过等到了长安,苏乩有点儿惊奇的发现,不管她来不来,这人间帝皇都没多年寿命可活了非要的话,其实原本理论上玄奘取经十来年时候就足矣,然而谁让玄奘这取经路上行事都相当的从心。

具体来讲,就是想走走想停停,没到冬还得找个温暖的地方过个冬再继续出发,这么算下来,一年的时间他最起码是有四分之一是在休养生息?的,这就导致了原本各方人马都预计好的十来年,结果最后真回来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了。

人间帝皇的好听,其实也不过是个普通人,寿命也比普罗大众长不到哪里去,玄奘出发的时候,他都已经人过中年,不过当年取经之前,他阴差阳错地府一游,曾在旁人身上借来一波寿命,这才让他能够活着苟到玄奘他们回来。

不过也再苟不了多长时间了。

玄奘回来的时候,这位帝皇已经连上朝的精力都不怎么有了,是听到他那御弟回来了,连忙垂死病中惊坐起,将玄奘迎上殿,礼貌性的问了几句路上的情况以及经文数量,便精力不济的被宫人扶下去休息了。

玄奘自大雷音寺带回来的经文共计三十五部,有五千零四十八卷,算下来刚好一藏,经过几十年的风餐露宿,玄奘已经完全不是当年那唇红齿白的和尚模样了,看着反而很有些武僧的风范。

皇帝打起精神和玄奘了几句话,身子就乏的遭不住了,勉强将通关文牒看了,见上面果真有一路上各个国家留下的宝印,心中高兴,赏赐不要钱似的只管往下赏,这才让玄奘回了自己原来的寺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