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八,抛下宛平城百姓而走,不仁不义;
其九,窃取西蕃王位,德不配位;
其十,暴戾恣睢,纵容飞龙营士兵劫掠百姓钱财,欺压妇女。
关于李牧的十宗罪名一出,众人迅速转移了视线,将矛头指向了李澈,认为他偏袒自己的侄子就肆意妄为,扭曲事实,蒙蔽群众。
这的确是温斯严的高明之处,他没有替自己歌功颂德,也没有将自己从中摘得干干净净,而是暴光了李牧的行径,成功扭转了不利的局面。想要转移众人的视线,最快的办法,无疑是抛出一个劲爆消息。
本来他是这么想的:李牧已死,他还没有那么不近人情,没必要非得拿一个死者说事。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好了。谁让李澈咄咄逼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挑衅他,也别怪他发作。
毕竟,碧轩轩的旧账还没有和李澈清算。虽然主谋是李牧,但是,楚起言、李澈和李素嫣三都是帮凶,既然李牧不在了,那么,这笔账,就记到这三个人的头上,迟早有一天要讨回来。他的账,可不是这么好欠的,到时候,连本带利一起还回来,只怕这三人吃不消。
局面发生了逆转,林七若不禁拍手称快,罪有应得,李澈就该被人人喊打。这种人,臭不要脸!自己做的恶事还不敢承认,
乱臣贼子?温斯严又不是朝廷命官,这点就不成立。逼宫夺位?这个更是荒谬可笑,请问,温斯严已经称帝了吗?没有吧。这个理由纯粹是子虚乌有、胡编乱造。泼脏水也不要这么明显好吧。胁迫宣靖帝自缢?温斯严连宣靖帝都没有见过,哪来的胁迫,你找出个有效的人证、物证试试。手刃李牧?这个更是胡扯!温斯严已经放李牧离开城门,而且,最后见李牧的人,并不是温斯严,而是林七若和李澈,当然,还有拓拔苡萱。其他的都可以不谈,就以上这些,有哪一个不是李澈自己捏造出来的!
护短的本性又暴露了,林七若也没有落后,直接在帝京城张贴公告,将以上的问题抛出,并且拉来了徐长封和陈旻浩,两人在城上用内力大骂李澈虚伪又卑鄙,甭管李澈能不能听见。至于林七若,当然是站在一旁,本来她也想加入这个队伍,一想到自己明面上是没了内力,就放弃了这个想法。她还想再隐瞒久一点,不想这么早把这事暴露出来。
“可恶!”李澈怒火中烧,双眼都要喷出火焰了。徐长封和陈旻浩两人的骂声太大,已经传遍了整个帝京,他想不听见也难。徐长封不愧是“嘴炮”,李澈几乎被他贬得体无完肤,林七若佩服得差点五体投地。据说徐长封发作起来,哪管是谁,都是一顿痛骂。当然,你若是没有去惹毛他,还是很好相处的。
结果可想而知,李澈明显惹毛了徐长封,徐长封“嘴炮”的功夫可不是吹的,虽然表面上没有一句脏话,然而,句句都是往李澈心里戳。
这不,李澈也火大,带着京麓大营的兵马,在城下叫骂,扬言要和温斯严决一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