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们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周皇后闻言顿时一惊,她不知道崇祯皇帝折腾了一年多居然就有了十数万兵马在手?而且还敢和鞑子正面硬拼!
“皇可万万不可小觑鞑子!”
崇祯皇帝听到皇后所言,点点头解释道:“放心,朕心中自有成算!其实鞑子并非不可战胜,刚开始的时候朝廷也曾和鞑子硬拼过,四川白杆兵,浙江兵都是如此。”
“就连京师之围,关宁铁骑也曾重创建奴。”
“只不过因为大明如今的兵制,卫所制糜烂不堪战,家丁则是将领舍不得拼杀,所以才会一见鞑子就逃跑。”
“我大明朝只要踏踏实实带兵,让将士吃饱穿暖不说戚家军,就算是满桂不也是敢硬憾满清鞑子吗?”
“秦良玉将军麾下也是强军!”
“可见,鞑子不是不可战胜,而我大明朝只要有一个踏实做事的朝臣,就能拉出一支强军,然后战而胜之!”
“朕此番就是踏踏实实整训军队,让他们吃饱穿暖,按照戚继光兵书来训练士卒。”
“正所谓:不教而战,谓之杀。只要抽调精壮军士,训练数月,那他们就是一等一的强兵!到时候收复辽东自然易如反掌!”
周皇后见崇祯皇帝心中有成算,自然也就放心了。而且,正如他所言,大明缺的不是杰出将领,而是踏踏实实做事的人,若是朝廷发的军饷能够切实落实到士兵身,练出精兵并不困难!
戚继光留下的兵书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若是真的照此练习,那么大明中兴有望啊!
不过,勋贵那里却也要有个交代。
“按照皇说的,勋贵那里皇到底是个什么章程?要知道这里面牵扯极大,就连南京那里都有着勾连,一个不小心,恐怕就是朝野动荡。”
对勋贵,崇祯皇帝自然没有什么好印象,最后不过是开城投降的货色。
不过,如今朝中文官物议汹汹,勋贵若是在闹出什么事情来,那可就不好收场了。
而且山陕那里继续各种工匠,这些人却都被勋贵大户收拢在自家工坊。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面带不屑:“既然如此,那让他们拿出手里的工匠,此事就此作罢!”
“不过,若是下次再犯,那就不会还是这么简单了!”
崇祯皇帝的话没多久就从宫里传了出来,京师勋贵没敢犹豫就将自家工匠献了出去,然后往江南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