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朱由校在大殿之中已经看过了里面的内容,不过此时还是装模作样的接过来,又看了一遍。
果然,里面是晋商私通建奴,走私粮食布匹,铁骑盐巴的事情。
朱由校沉默一阵之后开口道:“此事牵连甚广,朝中必有大臣参与!而且边军大将也不可能信,稍有不慎就会打草惊蛇!”
“所以,必须要慎重,要么就以雷霆之势一击即中,要么就要徐徐图之!”
“现在,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事情到底有多么严重!”
崇祯皇帝闻言点点头,他也只是这件事情已经出了他的能力范围,所以不得不让朱由校来给自己出谋划策!
“晋商起源自开中法!”
“国朝初定,为了供应九边军粮,鼓励商户往九边运送粮食,于是朝中拿出了开中法!”
“只要有人将粮食送到指定地点,那么就可以凭此换取盐引!”
“晋商因为地处九边,凭着地缘优势,直接在当地招募流民,开荒屯田。借此,一跃成为了盐商之中不可小觑的一股势力,这也是晋商发家的由来。”
“只不过,随着江南等地读书士子占据朝廷,说话声音越来越大,渐渐的纳粮开中就变成了纳银开中,边商利益被削弱,以徽商为代表的扬州盐商崛起。”
“而晋商见此,也开始资助贫寒士子读书科举,或者自家读书举业,以此步入朝堂,作为守护自家家业的保护伞。”
“随着晋商生意越多越大,朝中人手越来越多,渐渐地就可以影响朝廷政策制定和执行。”
“终于,符合边商利益的纲运制开始实行。”
“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万历时期张四维、王崇古、马自强。”
“张四维盐商家庭出生,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赞机务。”
“王崇古同样是盐商出身,官至兵部尚书,和张四维是亲家。”
“而马自强是官至礼部尚书,同样出生于河东有名的盐商家庭,和王崇古是姻亲。”
“由此可见晋商势力之大!”
崇祯皇帝听到这里,感觉也许事情比自己想的还要棘手!若真的如此,那朝堂之岂不是三分之一的文官大臣和晋商有牵扯?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就不由得有些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