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害怕被老李,还有医院里其他无关人员听去,丛明晨故意把“卧底”两个字说得囫囵吞枣,含糊不清。只是还没等罗浩开口,她自己又想到什么,摇头说:“不对啊。您之前说赵波澜救过王梦的弟弟,还说他是因为这才被王梦收作小弟。既然他之前就救过王梦弟弟,赵波澜这名字人家肯定知道,那他还改什么?此地无银三百两吗?那不是王梦早就知道?不对,知道她还骂什么叛徒?何况王梦是黑社会大佬、团伙头目,又不是做慈善,怎么可能帮警察……”
因为石波俩字,丛明晨彻底把自己绕晕了。
这个问题,罗浩曾问过魏勇。
原来,石波这个身份,是赵波澜加入“抓泥鳅”计划后主动要求的,理由是:他自小在骆马湖长大,熟人多,本名不好活动。但罗浩怀疑,从“赵波澜”变成“石波”,能给他多大自由?而且,既然王挺知道他的本名,就等于王梦知道。王梦知道,骆马湖岂有不知道的道理?
所以,赵波澜改名换姓,在罗浩看来,防的只是冯鲸一人罢了。
以赵波澜和冯鲸的关系,罗浩能想到,他不希望被冯鲸知道自己已经回来,而且就在骆马湖做小混混。即便是为警方做卧底,但他毕竟是混混出身,给冯鲸知道,并不光彩。尤其冯鲸还那么优秀。
只是没想到,赵波澜千防万防,最后还是被冯鲸知道。而且,还是他自己主动送上门的,还是以她“杀父凶手”的嫌疑人身份!
这等阴差阳错,如果不在赵波澜计算之内,大概就只能怪他俩孽缘深重了。
罗浩一向不信什么缘分之类,但在冯鲸和赵波澜身上,他竟然能体会到一些……所谓宿命纠缠的意味。当然,所谓宿命,说到底还是因为冯鲸太执着,又太纯粹。罗浩做警察十几年,见惯了人性趋利避害,所以深知:比起冯鲸,这世上最多的,还是冯耀阳曹红卉那种人。
但也正因如此,冯鲸才显得可贵。
私心上,罗浩希望冯鲸能得偿所愿。所以哪怕魏勇不帮忙,他还是会找赵波澜。这跟赵波澜是不是警方的卧底,是不是混混,要不要金盆洗手都没关系,在他这里,赵波澜只是受害人,以及冯大石案的嫌疑人
这一点,才是罗浩最替冯鲸担心的地方。
而要查清这一点,务必要找回赵波澜,问清楚当天离开小红宾馆后,他去了哪里,有没有再联系过冯大石。还有那个王亭亭,究竟是何许人也?为什么她会知道赵波澜去过小红宾馆、威胁过冯大石?难道她那天跟赵波澜在一起,还是一直在跟踪他?
老李提供线索时说,嫌疑人取药后独自驾车离去。她那天驾驶的车辆,经查,是登记在王梦名下的一辆小轿车。来骆马湖之前,罗浩已请魏勇帮忙查过那辆车最近的轨迹,主要集中在骆马湖一带。当中,有个地方引起了罗浩的重点关注小马村。
小马村在骆马湖南岸,距骆西医院并不近。
那是王梦老家,父母去世以前,她一直住在小马村。王梦是在父母离世、且逐渐在黑道崭露头角后才搬到县城去的。事发前,赵波澜曾向魏勇汇报过:搬走以后,小马村的王家老宅并未就此荒废,反而在王梦发达后被重建,而她也会不定期回去小住。
王梦刚被抓时,刑警队已对她名下、包括小马村老宅在内的所有住处都做过搜查,但并没有发现赵波澜的踪迹。
之后“王亭亭”出现,调查重点随之转到她身上。尤其是在小红宾馆、冯鲸失窃这两个事件中,王亭亭的存在感更是前所未有的高。以致在罗浩汇报工作时,被赵永新当面批评,说比起来办案,这一阵,警方更像是在被“王亭亭”牵着鼻子遛。
包括这一次,王亭亭如此高调出现在骆西医院,比起线索,更像是一个饵,钓罗浩他们上钩的饵。罗浩没敢放松,一面派人加强对王梦和冯鲸的保护,一面带着丛明晨,亲自来到骆马湖,秘密展开调查。在营救主力来之前,他需要先查清楚,小马村,是不是就是本案的目的地。
但毕竟骆马湖是人家地盘,他来,不可能瞒得过。所以最好的方法,还是找老李,借着骆西医院的线索现身。不仅如此,离开医院后,罗浩还带着丛明晨,随老李来到镇上一家湖鲜店,请老李喝酒,答谢他提供线索,誓要把戏做足。
酒足饭饱,丛明晨驾车,先送老李回家,然后载着“醉醺醺”的罗浩,连夜回市。只是,车子刚一驶离骆西,罗浩就“醒酒”了,指挥着丛明晨拐弯掉头,沿着骆马湖向南而去。
向南,正是此行的真实目的地:小马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