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后,丛明晨给师父倒酒,主动开口问道:“结了案,还怎么查?”
罗浩与老郑对望一眼,对她的知耻而勇深表敬佩。想想这种人才也着实难得。更重要的是,知道利害关系还敢继续跟他查唐宫案的,除了丛明晨,他也找不到第二个了。鉴于此,罗浩非常耐心地解释:“案子不结,冯耀阳不会回来,神秘人也会藏得严严实实。咱们一没证据二没线索,还是敌暗我明,就是想查也没有方向。所以不如结案,咱们转暗,让敌人蹦跶到明处,攻防易手,再查不迟。”
丛明晨连连点头,并自以为理解得非常通透,可以翻身辩解了。“师父我明白,我没那么蠢。之前是太生气脑袋短路,您就当我鬼迷心窍鬼打墙,以后保准不会了!”
罗浩默默竖起大拇指,笑得相当生硬。
老郑憋笑,连丢了好几块鱼肉下锅,窃笑声伴着汤水四溅。
丛明晨丢了大脸,一心想要找回来。就算不是在唐宫案上,能在赵波澜的案子上找回点颜面也好。她实在不喜欢被师父竖大拇指。罗浩那个人很虚伪,凡竖大拇指必是讽刺。必是!
赵波澜被拘押在警局,暂时没什么水花,丛明晨决定从冯鲸这个女人查起。
冯鲸的生活非常规律。她每天从家里出门、到公司、离开公司的时间都是固定的。唯一的例外是跟律师会面。她果然没有食言,高价请到市胜诉率最高的刑辩律师,每天见面,沟通赵波澜的案子。
在个人生活方面,冯鲸可说是黯淡无趣。
虽然烫着大波浪,但丛明晨猜那多半是发型师的杰作,她自己参与的部分应该不多。这点从她的妆容和服装上就能看出来非常固定。但凡出门,无论上班还是见律师,身上都是同一个品牌的套装黑色西装、铅笔裙配白衬衫,价格不菲,相当职业,而且穿她身上也很好看。但每天如此,难免乏味。更何况,鞋子基本不变。
“一个女人土不土,其实不在衣服,而体现在鞋上。”
这是丛明晨从电影里学来的,虽然不是百分百赞同,但放在冯鲸身上,却足见她对自己关心的匮乏。她的事业很成功,才三十岁就拥有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开宝马,又在市市中心买房。绝不是没有能力打扮自己。身为设计师,也不可能是审美跟不上。可她偏偏没有打扮自己的热情,对于一个三十岁不缺钱的单身女人来说,未免太丧。让人感觉她不够爱自己。
这是丛明晨的感受,不知道跟冯鲸童年的经历有没有关系。
在丛明晨看来,冯鲸童年算是可怜,但没到悲惨的地步。可能有冯眠打底,再看谁都觉得还好。冯大石坐牢,冯鲸母亲改嫁,对她未必是坏事。因为,相对于吸毒贩毒的亲生父亲,继父家至少称得上衣食无忧,生活安定。
据她以前学校的老师说,冯鲸从小就很自觉,对自己的要求很高,近乎苛刻。他们说她不是最聪明的那类学生,之所以会成功,纯粹是靠她持之以恒的努力。冯鲸高中以前都在村镇学校,中考成绩优异,拿着奖学金进的骆东中学。骆中算是当地的重点中学,一本率不错,所以会有很多交赞助费进来的富二代。
赵波澜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冯鲸那天的反应,丛明晨一直以为她高中必定跟赵波澜谈过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但事实上,两个人高中并没有在一起,至少没有公开在一起。甚至,骆中的老师回忆说,冯鲸高三那年一直在躲赵波澜,可能是怕被他影响学习。
“她是个目标很明确的小孩,从小就知道自己想当建筑师,所以虽然家里条件不允许,但一直坚持自学素描。喜欢临摹各种建筑,一有空就看她报个本子画呀画。”
“真的非常刻苦。”
这是老师们对她的评价。从这些描述里,丛明晨看到的,是一个家境一般、刻苦、自律、目标明确的女生。她的成功不是偶然。
赵波澜才是偶然。
但丛明晨还是无法理解冯鲸对赵波澜的感情。
罗浩那天说完,丛明晨也觉得,冯鲸对赵波澜的感情,不像是一个三十岁女人的表达方式。她更像被禁锢在十八岁,躯壳在长大,心没有。
真不知道赵波澜到底对她做过什么,让她如此念念不忘。
两个人的感情之谜,丛明晨没能解开。但她意外找到一则二十多年前的新闻。主角是一个四岁的小女孩。新闻里说,女孩的父亲因为吸毒被抓,她一个人被锁在家里三天,断水断粮。那篇文章写得极富感染力,说小女孩是被世界遗忘了三天。三天后警察破门而入,发现小女孩正在吃厕所里爬出来的蛆……
新闻里,那个四岁的小女孩的化名是
冯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