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若弈提了一些建议可供选择。
可是他说的这些......我摇头,“我不想这些,你也知道我不喜欢去人多的地方。”
“要不然可以找个人少的,老师一次只对一两个、两三个学生授课那种?”他提出。
我还是摇头,“不要啦,人那么少的话,逃课肯定会被看出来的。可是你今天怎么这么奇怪,好像很想让我出去一样。”
“其实昨天我和陆泽聊了一下,他也觉得,其实你应该适当地去接触一下外面的世界,你有这个能力。哪怕是多出去走走,看一看,感受一下,对你都有帮助的。”
我说他今天怎么突然会说要让我去学点东西。
原来昨天他和陆泽聊过了。
“......那你让我自己想一下吧,我想想看,我想学点什么。”我也在很努力的去改变自己,尽可能接受他们所提出的建议。
“好,那你好好想一下,想到要学什么的话,我带你去到处看看。”他说。
“好。”只是对于要走出去,和其他人正常交流,可能我是需要一些心理建设的。
我觉得我应该只是轻微的社交障碍,是有这个正常社交能力的,只是平常防备心过重,所以抗拒和人交流接触。严重的社交障碍,会让他们彻底的远离人群,封闭自我,对于人际关系产生的压力是一种濒临崩溃的,会变得异常暴躁、愤怒......而我只是需要提前去安慰一下自己,让自己理解人和人的交往只是因为社会基本关系而已,不需要特别去交流什么,做什么,只是简简单单打个招呼,嘴甜一点,话少一点,听话一点就好。
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想办法用一些词来辅助对方,使对方能够说下去就好。
比如,“之后呢?”“然后呢?”“后来呢?”“真的吗?”“所以呢?”......
我很喜欢去研究人的心思,虽然我不喜欢和陌生的人说话,没办法做到和不那么熟悉的人聊天,但我还是会去观察一些对面人的表情、语气和反应之类的。可能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情况,反而让我在察觉人的心思这一方面比较敏感。我发现其实很多人能够做到和对面的人一直聊天一直聊天,其实很多情况下,他们都没有去听对方说什么,而是只要得空就会插进去说自己的情况,一遍遍的说,只是为了说自己的事情、说自己的苦恼、炫耀自己也好,两个人坐在一起很多时候都不是同频道的。
我也不知道这样聊有什么意思。
我想,大概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是那么的顺利,多少会有些苦水,想要倒倒。
而越来越多的人,其实也都知道对方没有在听,他们好像默契地遵守了一个令人难以理解的规则,就是聚在一起的时候,倾吐烦恼,不去在意对方是否听了,只是在意自己是否说了。至于对方是不是听了,他们心里应该也是明白的,只是下一次再坐到一起,还是能够这样聊下去......
这个世界有很多令我无法理解的事情,我不知道有些规则是谁定的,只是遵守的人多了,似乎那就变成了一种规则。
“小文,你这几天有没有觉得好一些?”林若弈还是比较关心成果的。
我点头,“陆泽是个很好的医生,而且他还有根据我的情况,特别设计的一些治疗方式。和以前不一样,不是躺在那里,然后医生一直问,又一直劝,就好像连我自己都已经接受自己就是个有病的人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