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薛伦当政之时,我那些皇兄皇弟们基本没有幸存之人,朝野下人人自危,皇族宗室也是一蹶不振,哪有什么能力去管理各地的兵力之事。虽说是陛下下的令,但一般也是委托当地的州衙代劳。”
“所以才有了如今纪怀舒身为身为首辅却可以控制地方的驻兵之举。”白黎顺着她的话道。
薛琬点头,“是,陛下多次想整顿军务,只是他刚刚继位不久,大虞又多的是地方需要修整,君主的权力其实往往多受限制,他也确实还不够那样的能力收服地方所有的兵力。”
“如果这样的话,你为何会推测,他已经有了应对的办法?”白黎回到她一开始提出的推论。
“前一阵子的时候,我看过兵部给了陛下一个提议,是州府之间驻军换防来削弱地方势力的办法。”
“换防?”
“对,就是将两个州府的驻军对调,以打乱其中的地方派系牵扯。”薛琬解释道。
白黎略做思忖,“确实在一定程度是有效的,那这个办法,可有实施?”
“这我便不知道了,这还是在我去南佑之前的事情了,当时我将这提议大概扫了一眼,陛下还并未说可否。后来我回来,这政事我便不能再管了。”
“你的意思是,你此次回京自己提了不再问政,也与官员少了往来,于是便很有可能不知道薛晟到底做了什么动作。”白黎道。
薛琬见自己一提他便知道自己的意思,嘴角又立刻扬了起来,“聪明啊,不愧是白宗主。”
白黎无奈地摇摇头,“然后呢?”
“然后,我猜这换防的法子,他应该是暗中试了,为了防止大张旗鼓之后,这些地方的地头蛇会做出什么不利于政策推行的举动来。”
“那最先拿来做试验的,会是谁?”白黎问道。
薛琬想了好一会儿,还是管白黎要过了一张地图来,用手指在那不小的图纸来回转圈,之后选定了一处,指给白黎看。
“我猜,大概是奉陵以北三百里的孟陵,孟陵此地的军务,交由的是我一个堂弟,如今被封作瀛侯的,薛皓。”
“为何会是他?”
“我可不是凭空猜测的。”薛琬用手指在那里点了点,“后来我在陵安的时候,纪怀舒还有我留在奉陵的人寄过一些信件给我,那面提了当时的政事概要。最重要的自然是薛睿的事情,但也有提过,陛下派了大臣去往孟陵,而且还召见过薛皓。”
“那瀛侯此人,品性如何?”白黎问道。
“你可是担心他会做出什么不妥的事情,依我看应该不会。”薛琬道,“只是在年节的宴席见过几次,也大略看过他的折子,在这些宗室王爷里面,薛皓虽说爵位不高但是可算的是最为敬职敬责的了。”
“若真的是他意换防为令,调离了孟陵的兵力增援奉陵,薛晟倒是可以在宫城中拖到那个地步。”
“不止吧。”薛琬补充道,“薛皓不可能在事情突然发生的时候接到命令,我一开始之所以说陛下是早有准备,意思就是早在之前,他就已经命薛皓做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