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倒是也想到了这个,只那插屏并不值几个钱。韩家那样的人家,自家送个这样的东西过去。别人不说什么,她自己都会觉得不好意思。
杜若似知道王氏在想什么,便道:“韩家那样的人家,咱们就是送在贵重的礼去,也显不出什么来。我觉得送什么不重要,只要咱们诚心去祝寿,让别人感受到咱们的诚意就可以了。所以,这样就很好了,又很贴切,阿娘若觉得不够,就再加些寿果寿桃这些,您觉得呢?”
王氏想了下倒也有几分道理,虽说韩家对自家是有过照拂,也多是公爹在世时,该还的这些年也该还完了。
况且,这两年同韩家走的也并不很近。
最后母女二人议定,就按照杜若说的送那个红木的插屏,外加四坛子金华酒并八盘羹果。
杜若本不想出去,想着让阿娘带着芜儿去就行。
不过王氏却道芜儿皮猴子一样,自己如何能拿住她,故而让杜若也跟着一起,左右到韩家去吃顿酒便回来了。
杜若想想也是,便应了下来。
王氏是想着,自家大姐儿眼看十五整了,虽说自家有心想招赘个女婿上门。但自家大姐儿总不出来走动,如何有人上门说亲。
再说,万一有遇到那合适的人家,婚事都可以商议,毕竟大姐儿嫁出去了,家里还有二姐儿!
这才编出了杜芜泼皮的说辞来,只为让杜若跟她出去走动走动。
杜若十五了,寻常人家的女子成亲的都有了,杜若这里却还没个动静。
杜正清夫妇自然有些着急,怕因为儿时的事耽误了自家大姐儿青春。便是招赘,现在也没个合适的人选。王氏自然就更急了,这才有了这么法子。
可怜杜若还不知道自家爹娘现在都要急死了,时时处处想着她亲事。
到了第二日,王氏领着杜若跟杜芜姊妹两个,张婆子跟采莲跟随带着礼物做了马车便往担子街去了。
两家宅子就前后街,若走两家后门也就是过一条小巷的距离。可哪有人祝寿时走后门的,故而只能自前面大街绕过去,这样却是要费些时候了。
等杜家的马车到时,韩家大门处此时已停了好些马车、太平车、轿子,看来她们母女来的不算早了。
当下让小厮停好马车,几人下了车奉上礼物之后便直接去了内院。
韩家大房的大老爷在京为官,韩家老夫人做寿,本县及州府里的许多老爷的家眷都来了。
杜若打眼扫过去,就看到了州府的通判夫人、县太爷的夫人、县尉夫人等。
杜若随着王氏刚进去,便有婆子过来将她们引进了韩家老夫人住的院子。
韩家老夫人霍氏此刻正坐在正堂里接受后辈以及客人的祝福,王氏领着杜若也依礼给老夫人拜了寿。
老太太虽已整七十了,只她人看起来精神奕奕,兴致颇高的样子。看到杜若竟还记得杜若,还问一边站着的媳妇,“可是清水巷杜家的大姐儿?就是那个儿时在我家跟小六儿吵嘴的,叫若儿可是?”
一边站着的媳妇子里面便有人笑回道说是,正是那个跟六姐儿吵嘴的杜家大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