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涛拿出手机,林歆坐在旁边,也把手机里的文件找了出来。欧阳静也坐在林歆的旁边,做旁听。昨,原本好的叫上欧阳静一起,去凉亭听马涛讲林歆的这个剧本,结果因为贺琛的突然出现,欧阳静一个字也没又听到,就被马涛支走了。所以,今的这场“补课”,自然也是要一起听的。
“这里,我做了一点修改。”马涛分别指了指两个手机,继续道,“当然,这个修改,不是原着有什么问题,只是为了更好的让观众产生代入感而已。”
大家都安安静静地,听着马涛继续了下去:“男主父亲拿着链条,追打未成年的男主在上个世纪的影视剧里,是很常见的一幕。毕竟我们华夏人,讲的就是一个严父慈母。”
“但是,随着计生国策的实施,华夏国拥有了数量极大的独生子群体,这在整个世界上都是罕见的。而我们的观众群体,主要面对的就是这些独生子们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没有经历过挨打,更没有这种往死里打的经验。”
林歆微微点头,这种经历,她也只是很的时候,在县城里见到过,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事情似乎也确实发生得越来越少了至于后来到窿源盛广粤市,就更是闻所未闻柳月涵被学校开除,张铭铭都考成那样,夏明亮都变成混混了,也没听他们挨过家长的打。
“所以,挨打这种事情,在很多人心里,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他们知道挨打很痛,但除此之外,对于挨打,他们并没有太多认知,而电视剧,是没有办法把这种痛具象化体现出来的注意,这就是和剧本的区别,里,你可以用男主的第一视角,去感受、去在心里想我有多痛,让读者感同身受。但在剧本里,这种痛是完全不可能直接传导给观众的,所以,我们需要用其他间接的、更夸张、更为具象化的表达方式,来处理这个桥段。”
到这里,马涛又感觉到有些口渴,他端起服务生放在茶几上的茶水,一饮而尽。
一直坐在角落玩着手机的贺琛,注意力却一直放在这边。眼看他们一个得入迷,两个听得沉醉,谁也没姑上管这个空杯。他便很自然地站了起来,拎起自己桌上的茶壶,为马涛添满了一杯水。
“谢谢,对了,贺琛,你也来加入讨论吧。”为了把贺琛拉进剧组,马涛可以无所不用其极,“这一段,算是全剧中冲突最为激烈的几个画面之一,你觉得,安排什么样的曲子比较合适?”
贺琛看了看手机上的剧本,大致地在脑海里模拟了一下画面,然后不假思索地道:“可以稍微修改一下贝多芬弦乐四重奏p132第一乐章里的一部分。”
“那么,后续男主拖着断腿去火车站找女主,却只能看着火车开走的画面呢?”
“出埃及记。”
马涛率先鼓起掌来,不明觉厉的林歆和欧阳静也跟着鼓掌。
随后,整个上午的时间,就是在这种四个饶讨论里很快的走完了。
马涛对林歆讲剧本,和贺琛讨论音乐,顺便再问问欧阳静有什么想法看起来像是零零散散,把讨论时间割成了一块又一块碎片,但在场的所有人,都觉得这种讨论方式很自然,很和谐,效果也很好。
中午吃过饭,林歆就带着大家,送走了马涛。然后,又投入到了痛痛快快的玩乐之郑只是这一次,她怎么也没办法甩开贺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