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要将丝织的工序进行分工的话,又没谢誉想的这么简单,因为主要的织造工作确实是由同一人完成会比较好,实在没有太多的工序能分出去由其他人完成的了。
而且当世主要的丝织品集中地是在齐国临淄和陈留郡襄邑,所谓“齐郡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襄邑俗织锦,顿妇无不巧”,就算谢誉把丝织业搞起来了,也很难跟人家竞争。
就在谢誉大失所望,觉得丝织业没什么搞头时,忽然听闻织一匹绢居然要花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让谢誉惊讶不已:“织一匹绫居然要这么久的吗?”
看着谢誉这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郭柔也笑了:“这还算是快的了,以前用一百二十蹑的织绫机时,织一匹绫得花两个月呢。”
“一百二十蹑的织绫机,要花两个月?那现在用的是多少蹑的?”谢誉问道。
“有用五十蹑的织绫机,也有用六十蹑的。你看这机子头的经线,用多少根经线的,就要用多少蹑的织绫机。”郭柔道。
“那是不是蹑数越少,织绫越快啊?那为什么不把蹑数减少呢?”
“要是把蹑数减少了,那经线数就不够了啊。”
“那总有既能减少织绫机的蹑数,又能保持经线数不变的法子吧?”
谢誉见丝织工人在使用织绫机时,得不断用踩踏具(蹑),累得满头大汗,生产效率又低,就想着要是能在保证经线不变的前提下,将蹑数给降下来,那不就能提高织绫效率了?
郭柔虽不想让谢誉失望,但谢誉所要求的,又是超出她认知范畴的东西。谢誉见郭柔欲言又止,才反应过来他刚说的话确实是为难她了,便对她说道:“没事,如何减少织绫机蹑数的法子,由我负责来想,我们先回去吧。”郭柔这才笑逐颜开。
不过谢誉他自己是没有去鼓捣织绫机运作原理的心思的了,就在他愁着找谁帮他改良织绫机时,沈桐给他出了个主意:“你不能每想到要搞一项发明出来,就都要由自己从头开始组织研发工作啊。不是说高手在民间吗?你干脆重金悬赏得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嘛,让那些工匠高手自我驱动帮你完成就好了。”
“对喔,一语惊醒梦中人。”谢誉高兴道。
接着谢誉便派人出去悬赏能改进织绫机的人,谁要能将织绫机的蹑数减下来,从而提高织绫机生产效率的,赏金一百。
虽说在短期内,谢誉的丝织业是没办法搞起来的了,但分工提高效率这个概念用处还是很大的。于是谢誉便给在河东的郑佳和南阳的史历送信,让他们照着分工提高效率的概念,对当地现有的煮盐业和冶铁业进行改进。
就在谢誉忙着想办法创立官营企业时,之前他征召人才仕官的结果也出来了:
河内司马朗和颍川杜袭,都分别愿意赴任河东功曹和西河功曹;而颍川赵俨和陈留边让则都拒绝出仕,不过边让推荐了自己的弟子河内杨俊为弘农功曹,而南阳郡丞史历也推举了南阳当地人王连担任南阳功曹。
史历留在南阳的主要目的就是帮谢誉寻访人才的,除了王连之外,史历还帮谢誉找到了蜀汉托孤大臣李严和蜀汉著名官员陈震,目前史历已推举李严、陈震分别试任南阳当地的一些县的县令,以磨练他们的能力。
而名留青史的医圣张机,由于早早就已被推举为孝廉,所以史历找到他时简直不费吹灰之力。谢誉又特意让史历找张机说明情况,向张机表示比起让他为官管民,官府更愿意支持他专注于悬壶济世,并希望张机能来羽启城开设医学院,将中医知识传授给更多人。
不过谢誉特地交代史历寻访的蜀汉大将魏延,目前还没有任何消息。甚至史历猜测,魏延有可能已经离开南阳郡前往南郡避乱了,让谢誉不要对在南阳找到魏延抱有太大的希望。
因为南阳既是黄巾起义的重要地点,也是袁术、孙坚讨董的主要根据地,自黄巾起义以来,南阳已经历了好几次大乱,损失了上百万人口,郡里很多人不是被征兵入伍,就是跑到益州、荆南和扬州避难去了。
不过说来也是,黄巾起义前,南阳郡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方,不仅比首都地区河南尹还要富庶,也是全国人口最多、密度最大的郡,总共得有二百四十多万人。
但南阳即便是几经劫难,甚至谢誉还将南阳南部划给了刘表,但最近史历估算出来的南阳现有人口,大约还有一百万左右,比谢誉其他三个郡加起来的总人口还要多。
而且南阳除了是人杰地灵的地方外,其在肥沃的南阳盆地上,不仅可以成为蓝羽军最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还能成为与河东一样成为蓝羽军的大粮仓。所以谢誉也特别重视南阳的民生和经济,数次派人给张辽、史历送信时,都特意交代他们务必要悉心经营南阳。
另外南阳的冶铁业发达,是重要的炼钢地。因此谢誉也规定了,以后南阳所产出的百炼钢,优先用于装备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