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九章 执牛耳者(2 / 2)言星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会不会是瑞生的死,对他的打击还是太大了?”林健启也试着说道。

其实这时谢誉只是去找贾诩帮忙拟定晋升各将领官爵的事。

左冯翊宋翼和右扶风王宏得知朝廷征召他们后,二人就一起商议要不要应召入长安。

王宏觉得他们既然是王允同乡,现在去长安就是死路一条。但宋翼坐镇冯翊郡,是在一旁见识过谢誉他们军队的军容鼎盛,也领教过这支军队攻城略地的能力,所以宋翼觉得负隅顽抗终究也是死路一条,还会连累家人,还不如主动应征,就算死也不过死自己一个。

宋翼执意要应征入长安,剩王宏一人独力难支,于是王宏也只能跟着宋翼一同入长安了。二人一到长安,马上就被剥夺官位,并下狱问罪。

而另一方面,长安陷落那晚,吕布的部将侯成死于乱军之中,部将高顺临阵归降谢誉,而部将宋宪被捉捕后,很快也同意向谢誉效忠,最终能跟着吕布一起逃出长安的,只有少量兵将。

吕布逃出长安后,势单力薄,不敢再在关中逗留,他便在绕开长安周边地区后,一路往京兆东南逃去,途经上雒、商县,直出武关,去到南阳郡投靠袁术。

自此,三辅之内,再也没有能与谢誉、李傕他们敌对的力量。

接下来,就是开始论功行赏的时候了。谢誉让贾诩撰写好请封的奏表上报朝廷后,朝廷果然只得一一应允。

谢誉作为联军盟主,一跃升为骠骑将军,允许开府,并兼领司隶校尉,假节,封宛侯。原司隶校尉黄琬则被免了官。

骠骑将军不比其他杂号将军,那可是仅次于大将军的武职。而司隶校尉相当于司州州长,因皇帝也处于司隶地区内,故只称司隶校尉,而不像其他州那样称州牧或州刺史,因为‘牧’是有牧守、驾驭的意思,臣子怎又能骑在天子头上呢?

但现在谢誉手握骠骑将军和司隶校尉这两个要职,明显是将整个司隶七郡视为囊中之物。以前臣子是不能够骑在天子头上,但现在一切都要另当别论了。

而晋升仅次于谢誉的,就是李傕、郭汜他们了。

李傕晋升为前将军,封池阳侯;郭汜晋升为后将军,封美阳侯;樊稠晋升为右将军,封平陵侯;胡轸晋升为左将军,封万年侯。

就连一直待在长安的李儒,作为谢誉的党羽好友,也得以升迁为侍中,与李傕、樊稠二人共录尚书事,掌管尚书台。郭汜则兼领京兆尹,而胡轸则兼领左冯翊,将要出镇冯翊郡。

另外,张济则晋升为镇东将军,封平阳侯,兼领河南尹,将带兵出镇河南尹;杨定则晋升为镇西将军,封茂陵侯,兼领右扶风,将要带兵出镇扶风郡;李蒙则晋升为中军将军,封兰池乡侯,兼领执金吾,负责京城防务。

而原征西将军皇甫嵩,则升迁为太尉,明升暗降,再无实权。

至于董承、王承等不大重要的董卓派系旧部,则都被分到了边远地区,镇关守边。

谢誉一就任骠骑将军,马上就宣布他将要出镇弘农,伺机收复山东。是以他对李傕、郭汜等凉州将的这一番布局,摆明了他要主动出让在朝中的权力,把长安留给李傕他们。

谢誉这一举动,确实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因为之前大家都已将谢誉视为董卓第二,没想到谢誉现在居然这么不恋栈朝中的权力。

少了谢誉争抢朝廷权力,李傕等人简直喜闻乐见,他们表面虽还是假意要挽留谢誉,但其实每个人心底里都乐开了花。

谢誉升官了,他的那些亲信、党羽,自然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除了郑佳顺理成章地当上了河东太守外,严象也得以当上弘农太守。谢誉又以原西河郡太守崔州平参与了袁绍等人的叛乱为由,罢免了崔州平的太守之位,改任同学陈展为西河郡太守,让陈展替谢誉略定河东郡北边的西河郡。

这样一来,自北至南连着的西河、河东和弘农三郡,全在谢誉的实际掌控之中。

另外,贾诩则升迁为建议将军,兼任骠骑将军长史,正式加入谢誉的阵营。而以前谢誉在朝中交好的钟繇、庞羲二人,在谢誉劝说下,感觉关中将乱,也都同意加入谢誉这边,随谢誉一起去弘农。谢誉便以钟繇为别驾从事,总领司隶校尉府属官,以庞羲为骠骑将军司马,帮助谢誉统率军队。

其余张辽、洪超等人也各封赏有差,其中以张辽封官最高,为厉锋中郎将,其他人则被授予校尉、都尉等职。就连反对谢誉出兵长安的荀攸,也被封为军师中郎将。

此外,谢誉又觉得华阴县实在是弘农与京兆之间的咽喉之地,不想再让宁辑将军段煨继续待在华阴,便让段煨移师京兆东南的商县,镇守武关以拒袁术。接着谢誉又让新近归降的宋宪为华阴都尉,让他带兵把守华阴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