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黄三敬茶的少女蹲在谢老太君的身前,喃喃道:“孙女听说现在满京都都在传黄三昨日将宋奇气晕一事,甚至将此事闹到了朝堂之上。”
谢老太君宠溺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孙儿,笑道:“怎么,才见了一面就担心上人家了?”
少女脸暇一红,娇羞道:“哪有,孙女儿只是好奇罢了。”
“你呀。“老太君用手指轻轻地戳了戳身边孙女儿的额头,喃喃道:”经过昨日一看,这平乐王性情洒脱,学识渊博,最重要的是面对我这老太太絮絮叨叨一下午竟没有半点的厌烦,反而还很欢喜,而且不自持身份尊贵,和薇儿他们这群婢女也是有说有笑,由此看来他倒不像是传言中的那般顽劣,倒是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只是....只是他身份实在是特殊,现在看他是本朝第一位封地亲王,风光无两,可万一新帝继位他必定首当其冲,那到时候他的下场恐怕要凄惨的许多。”
“灵儿你要嫁谁奶奶都不管都支持你,但唯独黄三不行,知道吗!”
“奶奶您说什么呢,我就是好奇问问,怎么扯到这个事情上了。”
谢老太君叹了一口气,搂着枕着大腿上的灵儿,叹道:“你自小就没了娘亲,一直在我身边长大,从小到大你大娘和小娘对你也是不管不问,在谢家这么多年也是受尽了委屈,奶奶不求别的,就希望你能风风光光的嫁个好人家,不管家室如何,能许你一世喜乐,带你真诚便好,若再有个一儿半女,奶奶这双眼也就算是能闭上了。”
谢灵儿泪眼婆婆的抱着自己奶奶的大腿,她的身世和黄三几乎算是如出一辙,只不过比黄三多了一个爹爹和一个疼爱自己的祖母,自小生活在谢正的妻子和妾室的夹缝中,若不是有谢老太太在,估计谢灵儿也活不到今天。
“奶奶我听说黄三他父母双亲也是.....”
“皇家之事不要乱议。”谢老太君望着窗外,陷入了沉思,她之所以如此喜爱黄三主要还是因为黄三的祖母华贵妃。
她年轻时也时常入宫,每每见到黄三的这位祖母,谢老太太总觉得自己愧为女人,无论是从气质还是样貌,别说三宫六院就是整个晋国也绝挑不出第二个,深受恩宠的华贵妃从不持骄凌弱,平日里是不争不抢,对待下人也是宽厚仁德,从瑶华宫出来的下人没有一个不念华贵妃的好的,一些宫内的太监奴婢平日里若是能和华贵妃说上一句话,就能开心好几天。
可就这样的一位母仪天下的贵妃,最后留给她的却是一段三尺白绫,华贵妃死后,瑶华宫内上上下下四十六人无一人独活,纷纷就义随着华贵妃一同下了地府黄泉。
华贵妃死后的第三年,年幼的黄三便搬离了东宫,除了寒秋以外,黄三身上连一块刻着自己父母名字的牌位都没有,每到上香祭祖的时候,黄三只能跪在院内冲着东宫的方向磕几个头,甚至连纸钱都不敢烧。
没有人能想象出黄三这十几年是怎么熬过来的,更没有人知道未来有多少凶险等待着他。
“那孩子一路走来甚是艰酸辛苦,不会因为这点小事便栽了跟头的,到是京都的这些达官显赫千万不要惹怒了这位满腔愤懑的平乐王啊!”
“怎么样?”
黄三将外套一脱递给寒秋,冷声道:“还能怎么样,竟然将这点破事儿闹到了朝堂上,我看这群世子就是欠收拾。”
寒秋将帖子递给黄三,笑道:“那你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