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太史慈也是如此,他在东莱郡郡守麾下效力,而郡守与州牧不和。
两人多次上书朝廷,某一次,青州牧和郡守又发生了矛盾,两人同时派人前往雒阳告状。
太史慈封郡守的命令前往,谁知道去的时候已经晚了,青州牧的使者已经上书朝廷,只等朝廷查阅之后,就会下发文书斥责郡守。
太史慈得知消息之后,便假意询问州吏,那州吏不知道太史慈是郡守的人,老老实实的告诉了太史慈。
太史慈又问州吏有没有署名,让州吏拿出朝廷给的通章给他看。
通章即使朝廷有司发给前来上书的人的凭证,有了此证,朝廷才会将文书发给使者。
那州吏不知是计,就把通章给了太史慈看。
太史慈一接过通章,立刻拔刀把通章劈烂。
那州吏大惊,随意毁坏朝廷通章,那至少也要被关上几年,甚至流放的大罪。
那州吏便要大喊,太史慈平静的说道:“若是你不把通章给我看,我也不会毁坏他,如今通章已经毁了,我固然有罪,但你也脱不开一个同谋的罪名。
私毁通章,罪当流放,你若是信得过我,我们便一同逃亡,免得死于非命。”
那州吏六神无主之下,只得答应。
谁知道,太史慈逃出洛阳后,于半夜偷跑回城中,将文书送到有司,得到了通章,完成了使命。
等到青州牧得知消息,再派人前来的时候,朝廷已经看到了太守的奏章,斥责了州牧。
由此,太史慈开始名传州郡,只是,也因为如此,太史慈也彻底得罪了青州牧。
青州牧虽然拿郡守没有办法,但要对付一个小吏还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州牧毕竟是一州之主,太史慈又怎么抗衡?于是,他便想要逃往辽东避难。
却骤然想起了许勇这个好兄弟,加上虽然许勇陷入了温柔乡,然而他的手下依旧来往于东莱。
得知了太史慈的消息,李小立刻就告诉太史慈,让他带着他的母亲,前来燕县,许勇有能力庇护他。
太史慈乃是孝子,虽说忠义不能两全,他不后悔得罪州牧,但既然许勇的手下许诺许勇能够庇护他们娘两,不至于母子分离,便尝着一试。
太史慈的到来,终于让许勇离开了温柔乡,将太史慈安置好之后,又忙着处理各种事情,正当他再想返回温柔乡时,雒阳传来消息。
大汉天子,刘宏,殡天!
刘宏死的时候,才不过三十三岁,在位二十一年。
他不算什么明主,或许可以称之为昏君也不为过。
他的死,便意味着,那个璀璨,绚丽的三国时代,开启了!
这个时候,许勇陷入了纠结当中。
他知道,过不了多久,朝廷便会动荡,以何进为首的朝中大臣,和以张让为首的宦官集团,便会发生剧烈的冲撞,最终,何进身死,十常侍族灭。
董卓成了最大的赢家。
而他的纠结所在,就是眼前站着的两人,一人姓张,一人姓段。
姓张的正是当初的张宦官,名义。
姓段的年纪很小,不过十岁左右,是由几个段氏族人送过来的,名兴。
此时,段朗已经死去两年,这位就是段家新的少主,段氏未来的家主。
段兴所来,是受了段珪的嘱咐,将要留在燕县,同时,也将段氏迁往燕县。
张义宦官前来,则是希望许勇带兵前往雒阳,已备不时之需,为此,张让甚至让他带了一份刘宏写好的圣旨。
只需要在圣旨上填上许勇的名字,以及官职。
张让已经打算,只要许勇愿意带兵前往雒阳,便在圣旨上写上司隶校尉之职。
司隶校尉,十分特殊,在很多时候,可以说位比三公,乃是天子亲信中的亲信,掌握着司隶也就是雒阳的兵权。
说不心动,那是假的,如今许勇麾下,有着三千多人马,在张让和段珪的暗中支持下,个个装备精良。
又经过许勇地狱式的训练,且不时带出去剿灭贼寇,许勇自信,同等兵力下,只需一个冲锋,就能击败天下众多所谓的悍卒。
或许除了传说中的虎豹骑,陷阵营,大戟士,白马义从,白耳兵这些还未见过的精锐以外,天下莫能当者。
再加上田恒,李乾麾下的六千于人马,以及后备兵力,顷刻之间,许勇可以拉出两三万人马。
历史中董卓入京时,麾下西凉铁骑不过一万,他为了不让人看出虚实,便偷偷的让士卒半夜出城,早上又大张旗鼓入城,给人的感觉是他麾下有无数西凉铁骑。
直到他杀死何进之弟何苗,并州刺史丁原,掌控了十万西园军,吞并并州人马,才真正的掌控雒阳,从而成为当时天下最强大的诸侯。
而现在,许勇只需要答应张义,然后带着万余人马潜入雒阳,他甚至什么都不用做,只需隐藏好人马,等到何进与张让两败俱伤的时候,再带人入场,便可以轻松的占据雒阳,取代董卓的位置,就能一跃成为天下最大的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