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亲自领命而去,李儒坐了一会,还是感觉有些不安,便欲前往城墙上。
谁知他刚一起身,便听见关门处传来厮杀声。
他连忙窜出守将府,正看到先前被他派去的亲信冲忙赶来,还不待他发问,那亲信便说道:“令君,大事不好,那曹操诈做被擒,骗开关门,如今,无数曹军蜂拥入关,关门已经失守,令君当速速决断!”
李儒被封为弘农王郎中令,故而麾下皆称其为令君。
李儒咬牙说道:“虎牢不可失,虎牢一失,太师危矣,下令全军,夺回关门!”
亲信连忙说道:“令君,如今关内根本没有多少守军,且都是老弱病残,如何能挡住曹军?”
李儒拔剑指着亲信说道:“虎牢失守,太师则被困于此,你我纵然逃回长安,亦难免身死,说不定还会连累家人,还不如拼死一搏,若能夺回关卡,荣华富贵必不可少,纵然身死,太师亦念我等英勇,不至于降罪家人,何去何从,岂难选之?”
亲信却毫不畏惧的说道:“我久随令君,知道令君心意,但虎牢已失,势成定局,一旦我等全灭,而太师不知,反被曹军暗算。
倒不如留待有用只身,通知太师,再夺回关卡!”
李儒一听,言之有理,却又犹豫道:“如今关门被曹操占据,我们如何通知太师?”
那亲信说道:“属下从原来的守军得知一条可以翻越关卡的山路,虽然崎岖,不能让大军通过,但十几二十人,还是没问题的!”
李儒看着关门处冲天的火光和渐渐平息的厮杀声,连忙说道:“事不宜迟,速速走小道去通知太师!”
亲信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连忙带路。
李儒又唤来十几名亲卫,逃离虎牢关。
原来,这一切都是许勇和曹操的计谋,他们先佯装退兵,实则曹操领步卒埋伏进嵩山之中,等到斥候见董卓大军出关之后,立刻换上从徐荣那里缴获的西凉军服装和旗帜,骗开关门,然后顺利占据虎牢关。
一切顺利得让曹操不敢相信,本来还担心董卓会留下精兵强将守住关卡,谁知道或许董卓太过于忌惮许勇,竟然选择全军出击,只留下几千老弱病残,还害得许勇将所有步卒都留给了曹操。
随后,曹操一边命令士卒打扫关卡,尽量恢复原装,一面走连忙派曹洪和乐进各领一万五千人出城。
曹洪带领一万任前去支援许勇,曹操担心许勇不敌董卓,毕竟董卓带出了足足五六万人。
而乐进则带着五千士卒埋伏在关卡四周,只待董卓进去关卡,便聪后面杀出!
一切准备就绪,曹操明人点起篝火,通知许勇,同时心中也暗暗担心。
再说回许勇这边,随说要阻拦董卓返回,但许勇也没想过直接冲击那数万步卒,而是采用了游击战法,四五千骑兵呼啸而过,便是一阵标枪雨。
待标枪用完,会骑射的就射箭,不会的则不时冲出去吓唬一下董卓军,待他们走过,又将标枪收回来,反正只要力气不弱,哪怕枪头磨损,亦可以杀人,再不济,也能伤人。
董卓若是要照顾伤员,则必定会拖慢速度,不照顾,又容易丧失人心。
董卓果然没有理会伤兵,许勇则带着骑兵不时冲杀,三四万步卒不可能挤在一起,他便专门寻找薄弱的地方冲锋,得手之后,亦绝不停留。
董卓自知如此下去,还不到虎牢,他的士卒就要被许勇蚕食一空,不得不放慢行军速度,甚至停下来防备。
许勇连目的已经达到,便也只在周围盘旋,等他看到虎牢关上有火光冲天,正是曹操和他做的约定。
于是,他大笑着说道:“董卓,虎牢关已被我们拿下,如今的你,进退无路,还不早降?”
这时董卓士卒也看到了那冲天的火光,顿时一阵骚乱。
董卓大喝道:“慌什么?虎牢固若金汤,凭他们这点人,怎么可能攻下?不过是点起大火,欲诈我们而已!都给我镇定!”
不得不说,董卓在军中的威望还是不错,随着他的声音传遍军中,本就慌乱的士卒也渐渐安心下来。
却不知道,此时的董卓,已经六神无主,从出来到现在,他只见到了许勇和麾下骑兵,曹操还有剩下的两万步卒却始终看不到,要么他们准备埋伏自己,要么,就是图谋虎牢关。
而想到许勇一直在拖着自己返回虎牢关,那么,若是曹操攻打虎牢关,凭借那几千老弱病残,能守住吗?
董卓心中没有底气,后悔没有听信李儒的计策,没有给关内留下精兵!
但后悔也没用,此时已经进退两难,他董卓的荣华富贵,位高权重才刚刚开始,又岂甘心死在这里?
于是,他心中定下一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