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孝道,一边是忠义,刘锜看似沉静,心中却在激烈交锋,自己也分不出该如何是好。
“信叔。”
杨云聪匆匆走了进来,他身后跟着那位嚼着枯枝的黑衣少年。
那日密林一战,少年枪如蛟龙,杀得刺客人仰马翻,就连当中那位凶猛之人也没在他枪下占到上风,双方互拼良久也是难分胜负。
刘锜已经认出那是完颜活女,想到集英殿下要合几人之力才能对付他,对黑衣少年的枪法佩服的五体投地,到了渭州跟杨氏兄弟同吃同住,俨然如亲兄弟一般。
看着两人,刘锜猜到了他们的来意,起身为他们斟上热茶。
“如果没有你们,锜已经暴尸荒野,云聪兄此来是告别的么?”
杨云聪点零头,“郓王出征,差希晏写来书信,邀咱们前去济州汇合,共破梁山贼寇。”
他看了看刘锜的脸色,从袖口取来一封信递给刘锜,不无遗憾的道:“郓王也有书信于你。”
刘锜看完来信,果然是赵楷要他好好守孝,待到丁忧期满再行商量,让他不要心急,北伐之时一定会重用自己。
“郓王对锜的爱护之意,锜只有以后再行报答,两位这就启程,锜便在这里祝两位屡建奇功,重显杨门雄风。”
黑衣少年嘴里的枯枝一动,“依某的意思,还是在这里和信叔聊来的愉快,梁山那些鸟人,杀鸡焉用牛刀,这位王爷胆如鼠,只怕是让咱们去当他的贴身护卫吧。”
杨云聪一愣正要话,刘锜摇摇头,“再兴此言差矣,郓王要扶持种家、杨家、折家的心思已经大白于下,哪里会让你去当护卫呢。”
他继续道:“你们杨家第三代杨文广以父荫为官,曾得到范仲淹的赏识,先后任职侍卫亲军龙卫、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最后官至防御使,自此之后再无出色之人,再兴枪法出众,万人莫敌,正是恢复杨家荣光的好机会,如此良机不可错过。”
杨再兴听罢不服,正要话,杨云聪抢先点头称是。
“老太君一直为杨门第四、五代人才不兴而叹息,西军五大将门中杨门现在已经落在最后,云聪不才,愿拼尽全身之力,为杨门争光。”
“锜当然明白云聪兄的志向,事不宜迟,你们快快动身,待锜丁忧期满,咱们兄弟共战沙场,岂不快哉?”
他转头看向杨再兴,“再兴,听兄长一言,你这一身本事,好好应用,必能用杨门增光,听老太君对你很有意见,这次可要让太君对你刮目相看。”
“扑……”
杨再兴吐掉嘴里的枯枝,歪了歪嘴,本想上几句,看着眼前两位兄长期盼的眼光,只好又将话咽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