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苏余岁。
这年暑假,苏余随着大伯去了一趟深城。
那是自己父母打工的地方,也是村里许多人南下打工首选的城市。
这几年的深城,经过90年的改革开放,正是南下打工的好去处。
01年苏余父母去深城打工后,家里的地都给了大伯去种。
期间大伯心血来潮,还投了不少钱进去建了一个大的养殖场,想要养殖鸡鸭赚钱。
但他这一次创业,可谓是亏的血本无归。
上千只鸡鸭不知道得了什么病,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死了个七七。
这次养殖失败,可让大伯接连病了半个多月。
后来听说苏余父亲在深城打工一年赚的钱,比他在村里种几年还多之后,他也放弃了家里的几亩地,在06年夏天带着苏余来到了深城。
因为村里父母在外地打工的很多,村里的孩子一般都是留守儿童,这一年见自己父母一次的机会都很少,很多父母为了赚钱,也为了省钱,过年的时候都不回家,都选择了留在那里过年,毕竟回家过一次年,走街串巷,少说都得有几千块的开销。
而又因为父母一两年都见不到自己孩子,肯定会想念,所以在暑假的时候,如果有谁回家办事情回来的话,就会让他帮忙把家里的孩子一起带过去,在父母那里过个暑假,等开学的时候再回来。
苏余这个村在深城打工的很多,所以大伯这一次去深城,足足带了四个孩子过去。
暑假南下的人很多,坐票想买是买不到的。
这一天一夜的旅程,也就只能站着熬过去。
苏余去年暑假没有去深城,他这一次去深城,倒不是急着去见自己的父母,而是有着自己的事情要去办。
苏余清楚的记得,06年,苏父在深城有了一台电脑。
而苏余,正需要这台电脑。
……
06年九月初一,开学日。
苏余背着崭新的书包,走进了三年级的教室。
第一堂课,点名,发书,选班长组长,40分钟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下课铃声一响,教室里的学生如脱缰的野马,飞快的奔了出去。
苏余也起身离开了教室,来到了操场上。
女生在玩石子,沙包,跳绳。
而男生,则是在摔纸卡,或者弹琉璃珠儿。
所谓的琉璃珠,就是用玻璃做成的小球。
画一个圈,里面各自放几个玻璃球,然后各自用自己的母球去弹圈里的球。
将圈里的球弹出来就算是自己的,谁弹出来的多谁就拿的多。
当然,你也可以攻击对方的母球,一旦弹到对方的母球,那么游戏结束,圈里所有球都归你。
在小学时代,双方比拼的财富往往都不是钱,而是这些玻璃球跟纸卡。
“苏余,玩吗?”有人喊道。
“玩啊,玩多大的?”苏余问道。
苏余一年级刚上学的时候,还觉得自己两世加起来都快三十岁了,再玩这些东西很幼稚。
但安静的在教室里呆了两天之后,苏余就彻底的呆不住了,跑到学校的小卖部买了十颗玻璃球。
然后,然后不过几分钟就全部输光了。
毕竟时隔这些东西已经二十多年了,苏余的手生疏的很。
这弹玻璃球儿的游戏,是一个非常吃手感的游戏。长久不完的话,手感肯定早就消失不见了。
“10子一局吧,怎么样?”他同学李元道。
10子一局,也就是一人10子,他们三个人玩,算是非常大的了。
“行。”苏余没意见。
另外那个人也没意见。
李元用树枝画了一个大一点的圈,然后每个人都放了10个玻璃球在里面。
三个人,30颗,按5排排列,一排6个。
这种一局30颗的大局,自然吸引了周围的许多学生前来观看。
毕竟这年头一毛钱也才只能买到5颗玻璃球,他们这一局30颗,可就相当于6毛钱啊。
而他们中午在学校里吃一顿饭,也才1块钱。
他们平时玩的一局,大多数都是一人两子的。
苏余在圈的几米外画了一道横线。
他们从圈那个位置,用母球往前弹,最靠近那道线的母球将作为第一个弹球,以此类推。
如果母球弹的超出了那道线,那将会默认是最后的一名。
当然,如果再有一人也超出了那道线,那么他们二人可以再弹一次,争夺优先弹球权。
苏余他们三人的母球各不相同。
苏余的母球是一个普通的母球,而李元的是一颗小白球。
这种纯白的小白珠,比普通的要贵一些,而且跟其它的母球相比,因为小,很难击中的原因,也是有一定优势的。
另外一个是大球。
大球是那种整整比普通球大三倍的玻璃球,将这种大球当做母球,打圈里那些球时是有很大优势的,一下子弹进去,因为体积大的原因,可能就会将几个玻璃球从圈里弹出来。
从圈里弹出来的球,会自动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