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没有救回安装工的生命,虹叶打电话向公司汇报。
第一年科普行出车祸,方正父母的悲伤状态还记忆犹新。所以程木滨给虹叶打电话,让妹妹注意逝者家属的情绪,小心自身的安危。而事实不是程木滨想像的那样,安装工的父母和妻子只是在安装工咽气时大哭了一场,然后就一直追问补偿费的问题。逝者已去,活着的人还要活下去,安装工的补偿费成了这个家庭最大的依托,亲情的悲恸被深深地埋了起来。
按着安装工借用协约,代理商需要承担全部伤亡费用。听到安装工家人要钱,代理商吓得躲了起来。一百台太阳能工程的利润,还不够补偿款的三成。一次性丧葬费、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和抚恤金计十四万多块钱。公司同意了虹叶的意见:方程承担费用的三分之二,代理商承担三分之一。虹叶只希望代理商能买来一个教训,而公司的代价却远不止如此。
解铃还需系铃人。沉思三天之后,季中正硬着头皮拨打了程木滨的电话。
忐忑不安地等待了半分钟,电话没有接通,隔会儿再打仍没有接。从半小时、半天再到一天的漫长等待,程木滨也没有给他回过来。看来,老东家是拒绝沟通了。
虹叶回到公司,在对所有安装工进行安全教育后,又让大家签属了安全责任书,如不遵守安装制度,出现事故将自行承担。公司无意脱责,只为了强化安全意识。同时,又给全国的代理商传达了《青岛安装工事故的启示》。事关人命的问题,没什么不可以家丑外扬的。
不久,又一尊小铜像摆进了公司的会议室,和五年前因科普车祸去世的方正摆在了一起。是为纪念也是警示,警示员工的安全意识,也警示公司的管理者。随之,财务又多了一份特别的工资单,每个月都有一笔钱按时发放到安装工家人的账户上。不是做给员工看,在程木滨心里,这是方程厂永远的债,也是自己的债。
万般无耐。在一个小雨淅沥的晚上,季中正独自来到了方程公司。
他知道程木滨很晚才会回家,只要他不出差,十有七八能找到他。另外晚上公司人少,省得别人看到他认怂求饶没面子。而没有面子却是妥不掉的。物是人非人走茶凉,在说了不少好话之后,门卫才极不情愿地拨打了老板的内线。曾经毕恭毕敬,一口一个季总的门卫,今天当着他的面儿,直接在电话里给老板说季中正找。算老季幸运,要是碰上被他从车间里开除当门卫的老牛值班,恐怕早把他撵了出去。电话既已接通,程木滨只好让他进厂。
熟悉的厂区,熟悉的办公楼,甚至门厅处那盆月季花还在原来的位置。从一楼到三楼的楼梯,自己不知走过了多少遍。一步一个台阶,今天走得最艰难。
轻轻推开程木滨的门,老板正坐在办公桌前,狼吞虎咽地扒拉着一盒方便面。
季中正没有说话,而是低下头来深鞠一躬。程木滨起身,伸手不打笑脸人,绕过办公桌和他握了握手,说了声老季坐吧。
季中正坐在老板台前的沙发上,随即又站了起来。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放到了办公桌上。
又是一躬,张口道木滨我错了。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我为方程公司四年半的贡献上,放过我吧。我退回全部回扣款,我写下了保证书,再也不挖方程一个人一个商,不说方程一句不利的话。你让我在铁佛市呆下去吧。
曾经盛气而威严的季总竟变得这般模样。看着季中正可怜的样子,程木滨没有说话。再一次摆摆手,示意他坐下。
在文件夹里抽出一封来信,瞟了一眼。这是一封来自湖南长沙一个热电厂工人的来信,信里说:我发明了一项太阳能专利,本人认为本产品对消费者有极大的吸引力,曾有厂家向我定货,一旦上市效益可观,我想找一个大厂家合作。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欲寻找有实力真诚合作伙伴实施开发或转让,有意与本人联系。
“又一个不切实际的民间空想家”,程木滨自语着,随手把信扔在了垃圾桶里。
窗外的雨水淋在梧桐树叶上,打在芭蕉上,啪啪地作响。这个秋日的夜晚,对季中正来讲是雨打芭蕉千般愁。放下一张老脸不要,也不知道程老板会不会答应他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