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国珍道:“你刚刚回来,对县里的情况还不了解,最近咱们这里出了一个反贼叫蔡乱头,聚众海上,专跟官府作对。说是反贼,其实也是被官府逼得走投无路的百姓,他们经常劫掠朝廷的海运皇粮和官盐,隔三差五还带人上岸刺杀一些贪官污吏。此事惊动行省,上面勒令知县朵儿只班围剿反贼,缉拿蔡乱头,然而蔡乱头武艺高强,为人又机警,官府围剿几次没有成功,反而吃了些亏。朵儿只班唯恐上面怪罪,便天天捉一些平民百姓充当反贼,绑到街市口处斩。这种事儿天天都有,只要你上街,就可能撞见。黄岩的百姓对朵儿只班恨之入骨,编了个民谣叫‘天高皇帝远,民穷暴政多,一日三遍杀,不反待如何’,以表达对这个酷吏的憎恨。”
张景华愤然道:“这些赃官暴吏实在可恨,蔡乱头造反,与寻常百姓何干,却也绑来杀害!”
方国珍道:“贤弟啊,元朝的气数已尽了,百姓们不被他们杀光,也被他们逼反,为兄敢断言,出不了数年,全国必然烽烟四起,改朝换代!”
张景华点头道:“哥哥说得有理,这话我听另外两人也说过。”
方国珍吃惊道:“噢?这两人是谁?”
张景华道:“也是胸怀大志的豪杰,一个叫朱元璋,一个叫明玉珍!”
方国珍没见过朱元璋和明玉珍,当然也不知道这两个人,便问道:“朱元璋和明玉珍是何人?”
张景华道:“朱元璋是濠州人,三年前小弟逃亡颍州后和他相识,并结为异姓兄弟,在颍州多亏了他的照顾,才未饿死街头,后来我们因故离散了。至于明玉珍,是小弟下山后在颍州城南认识的,当时他被官兵追杀,小弟救了他,后来我们就结为兄弟,我和他相处只有不到半日时间。”
方国珍虽然不了解朱元璋和明玉珍,但从张景华的话里他可以断定,此二人必然也是胸怀大志的豪杰。
两人又闲逛了一会儿,觉得所见皆为扫兴之事,实在没什么意思,便一起沿原路往方家庄返回。
两人这一上午只顾在县城逛街说话,却不妨有一双眼睛一直盯着他们——确切的说,是一直盯着方国珍,这人正是侯三儿。
侯三儿昨天挨了方国珍两耳光,当众出了丑,一直耿耿于怀,心里老琢磨着想个什么法子把方国珍置于死地。于是清晨天一亮,他就到方家院门不远处守着,卯足了劲儿想抓方国珍个什么把柄,然后到县衙里告一状。
方国珍跟张景华一起出门后,侯三儿就在后面远远地跟着,一直盯梢了一个上午,也没发现方国珍有什么异常之举。后来方国珍和张景华一起沿原路返回,侯三干脆也懒得盯梢了,便在街上挖空心思琢磨歪主意。
当官兵押着那群被当做蔡乱头逆党的百姓从街上经过时,侯三忽然有了坏主意,按忖道:我何不诬陷方国珍是蔡乱头逆党?那县官朵儿只班是个粗人,向来都不认真过问官司,若是前往诬告,必能将方国珍置于死地!想到此,他一阵高兴,拔腿直朝县衙奔去。
侯三来到县衙外,击鼓告状,朵儿只班闻听有人击鼓,便在两班官差的簇拥下升堂。待到把侯三带上来一问,说是发现了蔡乱头逆党,朵儿只班大喜,便问逆党是何人,侯三说出了方国珍的名字,朵儿只班当即派李县尉带着三十余名捕快前往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