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轩最先出发了,他领着七百老兵往深林潜去,白帝城要塞地形复杂,其原名为‘鱼复县’,《水经注记载:“城周回二百十步,北缘马岭,接赤岬山,其间平处,南北相去十五丈,东西七十丈,又东傍东瀼溪,即以为隍。西南临大江,窥之眩目。惟马岭小差委迤。犹斩山为路,羊肠数四,然后得上。”
这啥意思呢,就是告诉你这城很小,周长不足二百十米,连古代小国都一面城墙的长度都比他大一倍。
然后这城的地理位置又及其刁钻,西、南两个方向都是大江,北边是大山,东边还有个挖干了的沟壕。
总而言之就是——这城地势险要、很难上去。
因此吴军要想打上去,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一是把东边的沟壕给填了,然后拿人数上去顶。
二是从马岭寻找羊肠小道,看能不能偷摸着上去。
第二个方案在吴军看来简直是个笑话。
看看后世的《水经注是在怎么形容这些羊肠小道的。
‘犹斩山为路,羊肠数四。’
就是说这些路都是蜀军人工砍出来的,七弯拐的,跟个迷宫似的,你个外地人一股脑钻进去那不是送死?
就算你真的钻进去了,蜀军只需要在进出口放一支精锐,以小道只能容纳一人行走的宽度,和居高临下的优势,那完全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再来说说第一个方案。
填沟壕,死攻白帝东城墙。
这也是个难比登天的事情。
首先白帝城原本是东傍东瀼溪的,蜀军在原本东瀼溪的基础上抽干溪水,形成了一个淤泥式的城壕。
简而言之这不是普通的战壕,而是天生的‘沼泽地’战壕。
这玩意可不是靠堆土沙或是填人数就能轻易埋整齐的,弄个不好一脚踩下去全陷进去,然后他们还没和城墙上的蜀军交上火就白给了。
再提提这城墙,周长拢共就二百十步不到,这就意味着东城墙顶多就只有七十步长,再换算成人的肩宽,那大概撑死了一排只能站一百五十个人。
一百五十个人就守住的城墙是个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第一时间短兵相接的吴蜀部队只能有三百人!其他步兵只能在后面干瞪眼,也就弓兵还能做点事情。
就这么一排一排的砍过去,以蜀军尚有的六万兵力,就是一百五十头猪站在那让吴军砍,也要砍个四百次!而如果说算上砍死一头猪的时间和士兵力竭的问题——吴军要想突破六万头猪守护的白帝城,仍然需要四天以上的时间!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概的猜测和夸张的算法,这六万是人不是猪,没那么好杀,刘备也不会舍得把六万兵力全葬在白帝城的。
事实而言,刘备在将鱼复县改成‘白帝要塞’后,城高和城宽都加长了几分,这是为了加强对平地的控制,和要塞容纳度。
就算如此,一个只能站数百人的城墙,还是足以让二十万吴军恐惧的。
如果不是陆逊提前发了一波火烧连营】的大招,再加上这个世界的武将和军阵都比较彪悍的前提下,这个时候的‘白帝山’已经算得上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天险’。
很明显,李子轩不打算走正在被猛攻的‘白帝城东城’,他先前特意找北山崖撤退,就是为了能够顺路攀缘到‘白帝城’以北的马岭,然后找到小道回城。
当然吴军不可能傻到不封锁马岭,只是相比于直面东城下的十数万吴军主力,马岭封锁线区区的几千人马要好突破得多。
在选择突破马岭封锁线的同时,李子轩还示意陈恪兵分两路佯攻一下吴军主力的南北两路,以达到迷惑视线的目的。
所谓佯攻,当然是一露脸就撤啦,陈恪甚至提议只要远远的喊一声就得了。
于是刚回到吴军大营,还没来得及向陆逊陈述情况的朱然就收到了令他不爽的消息。
震惊!
蜀军小股部队竟从大军左右两个方向同时发起袭击,有突围入蜀的企图!
“此等贼子...真是猖狂...”朱然面沉似水,他心情很不好,有种被人耍了还要被啪啪啪打脸的感觉。
是的,大都督给他的任务他非但不能完成,还被这贼人挑衅了!
于是他冷声道:“令前军将领仔细戒备,勿要走脱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