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六章 使刀子官帽子(2 / 2)断更真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上杉黑虎、高谦,你二人担任副帅,邓宝,把韩也的信给他们瞧瞧。”

小太监依言从怀里掏出一叠信递了过去。

两位骠骑将军简单翻阅后,不禁神色瞬变,顿时又惊又喜。

如果真像信中所言,有十七州的都督解甲归田,那么他二人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当然是喜不自禁。

李川笑道:“朕是讲究人,你们为朕使刀子,朕便赐你们官帽子。”

高谦与上杉黑虎齐齐躬身施礼,道:“末将誓死效忠吾皇!”

“好!”

李川从毡垫上站起身,“那么,诸位将军们尽快拿出一个平乱方案,有关晋州大营的最新动向,朕的禁军护卫们会随时送来情报,此一战,务必干净利落!”

诸将军齐齐躬身称喏,围着桌上的地图讨论起来,李川则笑着悄悄走出军帐。

是夜。

月色朦胧,荒林覆雪,四周静悄悄的毫无声息。

李川顺着山坡信步而行,这是他身为皇帝后发动的第一次战役,说不激动那是假的!

可是……

得他娘的克制啊!

不指手画脚,不外行指挥内行,基本就胜利一半了。

晋州大营的三万驻军当然不会人人作乱,那两千精骑,肯定是耿非的直属亲信卫队,把这些狗日的突突了,晋州之乱大概也就平息了。

问题上…怎么不让晋州大营剩余的两万多大军产生恐慌进而哗变,这点很重要。

李川并不想让整个晋州血流成河,一手大棒一手安抚才是他真正的盘算。

就在李川胡思乱想之际,山坡之下,三位禁军校尉匆匆行来,其中一人沉声道:“皇上,苏公公派来的宣旨随行校尉求见。”

话音才落,最后那名风尘仆仆的校尉拜倒在地:“臣禁军校尉赵狄参见吾皇。”

李川道:“起来吧,圣旨到了?”

赵狄道:“晋州刺史王槐、都督耿非已接旨,苏公公派臣知会皇上,晋州恐有动作,请皇上务必小心,苏公公还说……”

李川笑了笑,“苏忠恕说什么。”

赵狄道:“苏公公说,皇上贸然巡驾晋州,恐失妥当,值此朝堂动荡之时,任何举动,都有可能引发韩党中人作出过激反应,还请皇上明鉴。”

赵狄说罢,再度拜伏跪倒,苏忠恕此番诤言,显然是为皇帝着想,问题是,就是不知皇帝领不领情。

李川显然领情了,而且,很感动,心说,“太监就是好啊。”

以前看历史时,李川总觉得那些皇帝怎么那么愚傻,净听信身边太监的谗言。

可真轮到他当黄帝了,才发觉很多时候,真正为皇帝着想的,反而是这些无依无靠的残缺之人。

不像朝中的文臣武将们,这些人中或许真有忠心耿耿者,然而,更多的却是拖家带口,形成无数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团。

太监们就不同了,生理上的残缺,使他们不必考虑子孙后代,只活一世,自然就更容易与皇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