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也,雍州人士,三朝元老,开国三年中进士,翌年,出任舞阳县尉。
开国四年,并州上湖、南镇两郡发生叛乱,郡守被杀,时任舞阳尉的韩也自募兵勇三千讨之,旋平,因功擢升南镇郡守。
开国年,边患丛生,南镇郡守韩也自请戍边,任凉州都督。
次年,以三郡之地作饵,引虎蛮部主力入侵,韩也设伏于陷虎关,此役大胜,斩首过万,以军功封长平侯。
开国十四年,长平侯韩也以征讨将军职,统凉、雍、淮三州精锐骑兵七万,长驱直入塞北草原,六战六捷,灭四部,擒五王,杀敌十三万,俘获牛马羊百万头。
开国十六年初,入京任兵部侍郎,月,升尚书,加太子少保。
先皇二年,转任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
先皇七年,交州匪患势大,三州动荡,韩也以东山路行营总管职率兵平乱,不足六个月便扫清匪乱,奉命回京待职。
先皇十年,任吏部尚书,三年后入政事堂,任右相。
先皇十年,任政事堂左相,太傅,封凉国公。
先皇二十二年,授顾命大臣,加太师,上柱国。
……
粗略看完韩也生平,饶是李川痛恨这老匹夫跋扈,也不得不承认此人之厉害。
进士出身不说,关键打仗还猛的一比,出将入相,让你不用都不行。
娘的,这么一个文武全才,怎么非得当权臣呢?还偏偏让自己赶上了。
李川恶狠狠灌了一口酒,可马上,就哈哈大笑起来。
其实这才对嘛。
想他韩也一介布衣,宦海沉浮几十载,出生入死一辈子,好不容易位极人臣,怎能不志得意满?
就像李川自己一样,屌丝了一辈子,重生为帝王,第一个念想不就是饮美酒、赏美景、睡美人,快意人生乐得逍遥吗。
只不过一个是恋权一个是想肆无忌惮的追求声色犬马,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
不过有一说一,据李川猜想,韩也应该没有想当皇帝的野心,在这老货心中,能做到人臣第一,大概此生已足够了。
可问题是,韩氏一门可不止韩也一人,狗日的还有仨儿子呢,这就让局面复杂化了。
长子韩述,新封庆国公,以镇北大将军职统兵边塞,节制雍、凉、上党三州军政,实打实的一方诸侯。
次子韩扬,北川侯,京畿卫戍营都督,麾下共部校尉领精兵三万卫戍京州。
幼子韩安国,先皇六年进士,从县丞做到郡守再到一州刺史,如今乃当朝右丞相,加太子太保。
除此三子外,还有李川今天见到的女婿,平凉侯,禁军都督司无伤。
至于出自韩氏的门生旧故,那就更多了,几乎遍布朝野上下。
一言以蔽之,此时的大齐王朝,说姓李,倒不如说姓韩更贴切。
韩也或许可以超脱,毕竟是黄土埋到眉毛的人了,可他这仨儿子呢?
儿子的儿子呢?
李川不由得紧了紧披在身上的皇袍,他终于确定,自己这个便宜皇帝与庙堂韩氏之间,似乎已是死局了。